治疗白癜风那里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小编注:日前,由丽水摄影博物馆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已正式发布。为了对本届上榜艺术家作品和创作背景作更多了解,主办方邀请相关业内人士对所有上榜者作了系列访谈,陆续分期刊出。
采访人:释藤
释藤,独立策展人,专栏作者,专注摄影评论和文学创作。策划艺术家驻地项目,各类艺术展览几十个,曾四次获得国际摄影节优秀策展人奖。
艺术家:周平浪
周平浪,台州人在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现为澎湃新闻摄影记者。
导语:周平浪的照片,视觉上挺舒服的,不张扬,不放肆,平和,简单,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乏味”,但是却丝毫不影响照片本身的气质,这是他的作品《胡焕庸线》给我的初期感受。
这组照片拍摄于胡焕庸线,即黑河-腾冲线,在周平浪的作品阐述里,我了解到:胡焕庸线最早由胡焕庸先生在年提出。随着中国西北部气候突变,不复汉唐时的温暖湿润,约形成于年代,直至今日,胡焕庸线东南面43%的国土面积上,依旧居住着94%的人口,而线的西北侧居住着大部分的少数民族。这条横跨中国的假想线,有着巨大的经济、环境和政治意义。摄影师周平浪从年到年期间,沿着五千五百公里的公路进行了旅行,拍摄,形成了这组作品《胡焕庸线》,作品通过照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加以呈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维度上的视觉空间。
从呈现的图片和视频当中,笔者看到了摄影师在前期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探访,做了大量资料的查阅,沿线的村落,居住的空间,生活的百姓,以及那些草木,牲畜等等,都成为了他拍摄的对象。在这些图像当中,我们看到了摄影师作为一个外来客进入期间的身份,但是却极为克制,没有过多的喧扰,而是静静地观察,通过镜头反应当下,链接过去,把胡焕庸线两边的居民、村落、人文、历史通过自身的感受加以呈现。
在这些照片里,偶遇的人物十分自然,场景、环境的色调处理也十分简洁干净,在这里你看不到喧闹和繁杂,更多的是小人物生存的舒适自然的状态,那种内心的回归感透露的很恰当。虽然周平浪一再强调这个项目是带着对民族融合、资源博弈,思潮变迁等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