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伦敦的冬天到了。
这几天很累,是因为开始教学生了。无论每个人交多少钱,为人师者,需要对得起这个称号。
今天即使是没睡好,依然还想带女儿和小家伙出去转转。由于去室外太冷,就选择了他嚷着一直要去的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他念叨那里巨大的地球形状的模型,享受站在手扶电梯从里面穿过的那一时刻。他喜欢那里的一个房间,每隔几分钟,都会模拟当年日本地震时地动山摇的样子。他还喜欢楼下巨大的恐龙模型,身子能动并能发出吼叫的声音。
他去了好多遍,但仍百看不厌。每次都要把自己累的不想再动弹。
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诸者诸君,身在国外,有时候极羡慕国内的你们能喝酒吹牛聊天的时候。于我,即使是周末,我也很少有真正休息的时候。所有的知识,都不会来自于表面上的潇洒,而是来自于老老实实地学习。
今天,也只有晚上等孩子们安顿好后,我才能挤出这点儿时间,安静地坐下来,跟你一起聊聊照片。
二
我的手里有几十张自拍照,都是来自于学员们的作品。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我”。多数情况下,摄影师会把镜头对准别人。现在,我们想让他们把镜头对准一次自己,来展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我。
这其实是让摄影师自己拍摄自己的肖像。它既是一种纪录,也是一种表演。因为,摄影师自己也清楚地知道,无论它怎么按快门,自己都是在表演给相机看的。
与其说给相机看,不如说给自己看。与其说给自己看,还不如说给一些受众看。或者说,他想让他希望看到的人看到。当然,这些受众也包括他自己。
我们还是讲过,肖像的四个要素: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服装和背景。我们在文章里多次说过这个话题。
正如罗兰巴特在明室里所讲的那样,人像是个比武场,四种想象出来的事物在那里交汇,在那里冲突,在那里变形。面对镜头,我同时是:我自以为是的那个人,我希望人家以为我是的那个人,摄影师以为我是的那个人,摄影师要用以展示其艺术才能的那个人。
在摄影师自我拍照的过程中,除了第三种以外,巴特的这个理论都适合自拍像。
我们没有进行比赛,是因为希望每个人都能挑战自己,自己跟自己比。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超过自己,才最有意义。
三
所有的照片中,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张照片。
赵国富摄
这张照片的主体,是一个中年男人。在主体的前面,他用手举着身份证。他在文字说明中给了这样的一个解释:
为完成安老师的作业自黑了一把。创作思路:源自安老师关于“照片不仅仅是记录,也是一种表达”的理解;创作的背景:来自最近几天身份证使用过于频繁,不仅仅出示身份证,还需要手持身份证拍一张照片,证明真人办理,有点儿烦。这张照片的记录意义在于“身份证”,相信不久有一天会变成电子版,无需出示,只需刷脸即可,照片留下的是时代印记,或者说人类生存样本,这也是记录的意义;我的表达在于:当今各种欺诈行为诸如各种电信、网络诈骗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物质丰富了,但是人的生存环境变坏了,如今有房、有车、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但公众幸福指数远远低于第一代身份证时代。这是表达的意义。我认为既有社会记录又有主观表达的照片才是作品。
从这些文字描述里,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种再现行为。因为,他明明白白地说“不仅仅出示身份证,还需要手持身份证拍一张照片”。也就是说,他此前曾经发生过这样的行为。现在,他在自拍时,把同样的事情再做或表演了一次。
如果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这里面似乎有多种符号:身份证上的国徽以及身份证。往下看的眼睛,头发秃顶、显得并不高兴的表情。符号里似乎可以做出这样一种解读:国家权力机构、一种证件证明、已经中年也许此时并不快乐的男子。
就明线而言,它就是一个身份证。在当下社会,似乎一切事情都离不开它。就暗线而言,这是一种以带有照片和芯片的卡作为证据而对人们进行管理的方式。
我们也曾说过,肖像有两种:受人尊敬的肖像和令人压迫的肖像。而护照、身份证、监狱里入狱时的登记照,都属于后者。因为,这都是在人不情愿意的情况下进行拍摄的。全世界人们都在遵守这样一个准则:无论是护照、驾驶证或身份证,上面一定会有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扮演出了社会对人进行控制的工具。全世界的国家,都是借用照片的形式,对人们的行踪进行掌握和控制的。现在,除了照片,现代科技出开始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证件上的国徽,也代表着这张卡片的背后,是一个权力机构。没有这个,它就是一张普通的卡片,就是一张废塑料卡。有了这个,就意味着,这张卡片的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机构和体系,它代表着权力。当然,也包括现代科技(芯片)对人的控制。
它似乎在提醒人们:你随时有义务展示这个卡片,这是每个人自证清白的工具。如果不携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会招致怀疑,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夏天回国,跟女儿去看故宫。到了之后才发现,我们根本进不去。因为,我忘了带身份证。同样是在夏天,当朋友的车把我从家乡拉至省城时,突然发现,我还是没带身份证。这意味着,我无法住酒店,也无法买回去的火车票回家。
在英国住了六七年,再回来,自己就成了傻子。随时在被别人笑话。
身份证的存在,是社会对人们时时要守法的一种提醒,也是潜在的消除人们所有可能面临威胁的一个符号。同时,它还处处提醒我们:我们时刻都处在一个被怀疑的状态中,而只要有身份证,似乎就能消除这种怀疑所带来的威胁。仿费有了它,人便证明自身安全。
身份证还暗示着一种威胁:如果你没有,你就有可能会受到惩罚。没有它,你就有可能被怀疑一切,你还会面临一些惩罚:住不成酒店、买不成车票,甚至进不了景点看风景。
这张照片里面还有一种暗线:即使是画面里的主体看起来略有不高兴,但他似乎还是接受了以身份证为代表的社会权力控制。因为,他一次次用身份证办事儿时,一次次举起身份证自己拍自己去验证,都说明了这一点儿。也就是说,即使他有再多的不高兴,他还是接受这样的现状。这张照片,也是他自己承认社会权力秩序的一个证明。
带有图片的这张卡片,在整个社会管理中所起的作品,一清二楚。
此外,这里面也暗示着:整个世界,都还没有处在一个完全的松驰状态。诚信好的社会,不需要公章。诚信差的社会,不仅要公章,还需要合同,更需要诸如身份证之类的证件,还需要我们一次次证明:我就是我,我还是我。
所以,我以为,这次主题拍摄中,最有意义的照片,当属这张,值得表扬。
年11月13日,下周一晚上8-9点,我们将与你在画册学习班里相约,一起分享探讨跟摄影相关的文化故事。欢迎参加我们的摄影画册学习班和摄影思维训练营,也欢迎参加我们的摄影专题点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