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真的需要后期吗

前段时间,有一位朋友问道,摄影不崇尚实拍吗?后期的片子还算是好的作品吗?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争论的太多太多了,我也思考了很久,写下这篇文章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分享和交流。

这里我先给出两个结论:

1.摄影后期有必要!

2.平时,你用肉眼看到的照片,可以说99%都是经过后期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在这里,我们抛开思维、意识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不谈,也抛开色彩、锐度、色温、饱和度、景深合成、曝光合成、影调等摄影技巧不谈,仅仅从摄影的根本,即图像的形成来出发,谈谈我的认识。

摄影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绝大多数时间是被胶片机所占据,从根本上确立数码拍摄全面取代胶片拍摄应该是年以后的事了。很多人对照片后期的概念就是PS、LIGHTROOM、ACR等等。其实后期在胶片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那时候的后期是在胶片暗房里,通过对胶片的显影与定影两个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工艺手法,来实现照片局部曝光的调整,甚至现在商业摄影中的人像磨皮,在胶片时代也可以实现。

数码摄影发展到今天,不论你是用相机拍摄,还是用手机拍摄,其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相机拍摄的原始文件理论上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通常称为RAW文件,它本质上是相机内部存储的数字编码文件,而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手机里看到的基本都是JPEG文件,它是在RAW文件基础上进行解码压缩后的文件。

这张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拍摄时,光线通过镜头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形成曝光模拟电信号后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形成了数字曝光数据存储在我们相机或手机的存储器中,这里的数据就是包含照片像素明度和色彩的RAW文件,这个文件我们在手机上或电脑上是无法打开的。在相机或手机内通过机器内置的图像处理程序对RAW文件进行解码压缩后,形成JEPG文件,而这种压缩是有损压缩,丢失了拍摄时的大量原始数据。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实际上是机器代替我们进行了照片的后期,通过机器内置的图像处理程序,对照片的明度、对比度、锐度、清晰度以及色彩的饱和度等进行处理,输出后我们就可以上传到网上观看了,但是这种后期完全依靠机器,我们基本没有人性化操作的余地。但是如果我们把RAW文件导入到PS中,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以及特殊的要求进行后期个性化处理,相比机器后期来说是一种“高级”后期了。这就是我前面说到你用肉眼看到的照片,可以说99%都是经过后期的道理。

现在数码相机与手机的拍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机器测光,根据测光数据计算曝光参数,然后进行曝光。所谓测光就是测量拍摄物体的反射光。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物体对光的反射率是不同的,纯黑的物体不反射光,而纯白的物体不吸收光。但是在自然界中,没有%纯黑或纯白的物体,我们已知最黑的物体是锅底灰,其对光的反射率是3%,最白的物体是雪,对光的反射率是96%,在这两个数之间按照等比排列插入数值,中间的数值就是18%。现代数码摄影的测光基准就是这个18%,我们通常称为18度灰。它的意思就是无论拍摄对象对光的反射率是多少,相机都认为是18%,这就导致一个结果,黑的东西拍出来不是那么黑,而白的东西拍出来不是那么白,基本上就是趋近于灰色的那个感觉,大概就是下图中中间的部分。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如果我们不进行后期处理,或者说不应用相机内置的程序进行处理,我们通常会说照片偏灰,蓝色不是很蓝,绿色也不会很绿,照片根本没有对比度、饱和度、锐度可言。

这就是我前面说到摄影后期有必要的道理。这是数码摄影成像的原理和数码相机硬件设计的特点,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可能让我们拍摄的照片更美,无论是否有后期,这都是你拍的照片,不是吗?当然,是否要进行后期修饰,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就像我前面说的,还涉及到色彩,影调、景深、曝光合成、锐度、饱和度、色温等等,甚至在拍摄前期就要考虑好后期要怎么处理,所以前期与后期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总之,后期这东西,喜欢的人你挡不住,不喜欢的人自己高兴就好了!

赞赏

长按







































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
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fzhangxuan.com/wjsy/28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