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殷希彭》纪念文集
《走近殷希彭》纪念文集
编著心语
编著李杜生,祖籍河北安国县(今安国市)人。年6月,出生在驻扎于石门市(今石家庄市)西北的获鹿县杜北医院。系殷希彭外孙。在跟随殷希彭成长的20余年里,耳濡目染了他淡定、自律的人格品质,自幼受到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年12月5日,既是殷希彭逝世之日,也是我“探寻前辈足迹,回报养育之恩”这一夙愿萌生之时。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我多次走访殷希彭早年学习、工作、战斗、生活的地方;收集、整理、构思、编撰殷希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文资料,力求真实、准确地总结他的人生历程。
如今,《走近殷希彭》这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纪念文集,经过数易其稿后,终于得以面世。至此,也实现了我深藏40余年的梦想。
诚愿读者朋友走近殷希彭,进而细细品读本书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殷希彭铸铜塑像谨以此纪念文集
缅怀殷希彭将军忠义报国的民族气节
军事医学教育先驱
殷希彭先生浩然之气与世长存
殷希彭将军礼服照走近殷希彭——纵览从民国教授到开国将军的人生历程
内容梗概
卷首语
殷希彭是中国民国时期一位知名的医学教育家、医学博士。
殷希彭在青年时代不仅接受了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同时也深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民族危亡时刻,他怀着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感,决意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以安排家事为由,拒绝国民地方政府邀请他一起南撤并给予高官厚禄的诱惑。当殷希彭真正认清八路军是抗日的队伍后,便毅然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参加八路军,携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道路。
全国抗战初期,殷希彭以己之长不畏艰苦地为八路军创建卫生学校培训医护人员,以及在抗日战争最艰难困苦的年月、12月,他的长子、次子先后捐躯殉国的感人事迹曾被广为传颂。
年,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晋冀鲁豫及晋察冀两个解放区于年5月20日宣告合并。并着手建立共产党和党外民主人士合作的、统一的人民民主政府——华北人民政府。
年8月7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电影院正式开幕。
年8月15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第四次会议做出决议,在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名额三十九人中,本届大会只选二十七人。在8月18日的大会选举中,殷希彭当选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
年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任命殷希彭为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从这一刻起,任命状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大字,就成为铭刻在殷希彭心上的终生恪守不渝的神圣使命。
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他向全国人民发出:“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这一伟大的宣言。
年初,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了大力加强对军队卫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决定整编各军医学校。同年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天津第一军医大学与长春第三军医大学合编,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鉴于殷希彭建校办学经验丰富,因此任命曾是一介书生的时任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长殷希彭为首任校长,把建设新中国正规化、现代化第一军医大学的重任交给了殷希彭。
年9月2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开学典礼仪式上,殷希彭校长作了题为《在第一军医大学命名暨开学典礼大会上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培养政治坚定、具有军事素质和现代军事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合乎规格的正规化、现代化国防卫生干部”这一政治、军事、技术“三位一体”的建校方针。
殷希彭始终牢记毛泽东主席关于建设强大的陆、海、空三军的伟大号召,他在报告中阐述‘办好军医大学的重要性’时,寓意深长地对今后的战争形势和现代化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刻分析。
基于《报告》中强调现代化战争的新态势;基于《报告》中提出军事工作要借助于现代军事医学科学技术相互配合的新特点;又基于《报告》中明确了海军、空军的建设要借助军事医学科学协同发展的新任务等诸多论述,足以表明建设好新中国正规化、现代化的第一军医大学,在有着丰富建校办学经验的殷希彭校长心中已经勾勒出宏伟的蓝图。
为了祖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年10月合校伊始,殷希彭以舍我其谁的责任与担当,极富远见地亲自主持在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培养空军军医和航空医学研究人员的航空医学系,以及我军首个防原子放射医学系,并聘请前苏联航空医学专家来校传授教学经验。
殷希彭极具前瞻性的此举,改变了军医大学只能按陆军模式培养人才的局限性,并陆续开展了诸如《飞行疲劳与飞行员睡眠》等课题研究。他的这一举措填补了新中国在航天医学教育领域的空白,使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航天医学科研人才以及第一批防原子放射医学科研人员,为中国未来的航空航天事业以及和平利用核能技术提前储备了必要的专业科研技术人才。
继承与创新是殷希彭始终坚持的施教方略,他运用新形势下的新思维,创立了中国军事医学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可谓成果卓然。
从殷希彭为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提出政治、军事、技术“三位一体”的建校方针,到为中国军事医学教育开创第一个航空医学系、第一个防原子放射医学系,细细算来,已有几十个春秋从他们的身边悄然流逝。
如今,我们欣慰地看到埋藏于殷希彭心底深处的强国梦、强军梦,在他《报告》之后60年终于实现了!
当我们再次翻开殷希彭60年前的那份《报告》,重新仔细研读和深入思考他在《报告》中阐述的思想、观点时,会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殷希彭当年《报告》中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语,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殷希彭是以崇德启智、教书育人为天职的饱学之士。他曾自喻自己是“缺乏政治思想和军事常识的教书匠”。今天,我们走近殷希彭,回顾他从事医学教育所走过的路,不难看出:殷希彭既经历过“卢沟桥事变”前,高等学府主任教授在讲台上授课的儒雅时期;也亲历过在抗日游击战中,为八路军创建卫生学校时人生观、价值观彻底转变的艰难时期;还奉命担当过为新中国整编、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之重任。
上述三条清晰的历史脉络昭示出:经过八年残酷的抗日战争的磨砺与锤炼,殷希彭已从民国时期知名的医学教育家,逐步转变成为讲政治、懂军事、精技术的,开创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化、系统化、正规化军事医学教育的先驱。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实现了巨大转变。
殷希彭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工作期间,曾于年5月、年9月—12月分别奉国家、军队之命出访瑞士及前苏联。他均不辱使命地出色完成了祖国和军队交给他的重要任务。
殷希彭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以及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任职期间,他以开拓、创新、民主、协作的精神引领科学研究,以勤奋、敬业的态度做好部队卫勤管理。他为中国军事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和部队卫生勤务技术的完善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殷希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呕心沥血、忠心耿耿地为军队卫生教育、军事医学研究、卫生勤务管理等诸方面勤奋工作了近40年。每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不相一致时,他总是自觉地做到小家服从国家,个人服从组织。党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是他心目中不可动摇的行为准则。
殷希彭工作顾全大局。他居功不自傲、有过能自责;尊重爱护同仁、从不炫耀自己;他一切行动服从组织决定,工作中甘当配角,从不计较职务高低;他为军队医学教育、军事医学科研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功绩已被永久地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殷希彭其人已深深地根植于知晓他的人们的心中。
殷希彭的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他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勤奋工作的优良传统;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心扑在军队医学教育和军事医学科研事业上;他求真求实、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不尚空谈;他学术作风民主、善于团结同志,在我军医学教育界享有很高威望。
殷希彭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军队医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忘我工作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军队服务的一生。
殷希彭的一生可谓半生书生,半生戎马。他一生的命运都与他深爱的祖国紧密相连。他一生忠于祖国、忠于党、坚守信仰、履行使命,无愧于中国人民。
为了彰显殷希彭将军忠义报国的民族气节、为了弘扬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和坦荡无私的高尚品德,我们力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的展现殷希彭不懈奋斗的人生岁月和恩信待人的人格魅力。
殷希彭于年12月5日不幸病逝。因此,本应由他来亲自总结自己一生经历的事情就只能由我辈来承乏,我们把编撰这部纪念文集作为肩负之己任和一生之珍贵财富。
惟念多年之夙愿,务求完成、不虚此生。
殷希彭在民族危亡之际倾其所有、奋起抗战,彻底实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跨越。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早年学成归国时,以期“对母校有所建树,对社会有所补益”的远大志向。他用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之笔,为自己的人生轨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殷希彭将军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留;他的精神长存、他的风范永驻。
殷希彭将军礼服照殷希彭将军生平
殷希彭,学名同寿,字希彭。
年7月14日,殷希彭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小营村。
年,考入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一年后,该校改称“河北大学医科”。
年,河北大学医科毕业,留校任外科助教。
年,学校为培养师资,选派殷希彭赴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研究病理学,共4年。
年,获得博士学位,7月回国。任河北大学医科病理学教授。
年底,河北大学解散。河北大学医科独立建院,始称河北省立医学院。殷希彭任河北省立医学院病理学主任教授,兼任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授。创建了河北省立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年10月1日,殷希彭应邀赴河北任丘县青塔镇冀中军区卫生部参加八路军。
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殷希彭曾任冀中军区卫生部卫生人员训医院医务长;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后更名为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晋察冀军区医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期间,殷希彭曾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兼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兼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北医科大学校长等职。参加了河北清风店战役战场救护的组织领导工作。
9年1月1日,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时任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殷希彭,作为军事管制委员会物资接管委员会卫生部接管代表、北平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军事代表,遵照和平接管方针及任务对北平市军事卫生、医药机构、医疗设施、医学院校、旧人员处理与留用等各个方面,进行认真、全面的接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殷希彭先后历任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部长;兼中央人民政府华北事务部文教组副组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局副局长;兼中央人民政府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兼文教委员会卫生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年9月27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授予殷希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少将军衔。
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发十一号命令,批准授予殷希彭《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年12月5日,殷希彭将军于北京病逝。
《走近殷希彭》文集四封《走近殷希彭》目录
上篇:殷希彭在民国时期
选择学医东渡扶桑回报母校/
选择学医的由来/
东渡日本留学/5
学子归国回报母校/9
脱下细布洋装穿上土布军装/19
教授从军/20
带动知识分子参军充实部队卫生力量/22
诺尔曼﹒白求恩和白求恩学校/28
白求恩给聂荣臻同志的工作报告(摘录)/0
艰苦的军区卫生学校创建工作/2
重新选择校址/5
军区卫生学校教学方针(摘录)—白求恩/5
白求恩大夫与殷希彭教授惺相惜/9
白求恩同志永远地留在了他热爱的中国大地上/42
为纪念白求恩军区卫生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学校”/46
在战火中诞生成长的白求恩学校/47
战争中的教与学/49
白求恩是白校师生的楷模/54
殷希彭重视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58
适合对象施教突出重点先学基础服务临床临床服从战争/60
病理学各论﹒循环器之病理——殷希彭/62
康克关于《病理学各论原稿》的说明/64
殷希彭珍爱的木箱/67
殷希彭与白求恩学校外籍教员在一起/69
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大夫/69
江一真回忆柯棣华的到来/70
叶青山回忆柯棣华大夫/72
康克回忆与柯棣华在一起工作的日子/75
白求恩学校医院首任院长/79
印度医生柯棣华与中国姑娘喜结连理/79
毛泽东主席12月29日为悼念柯棣华而写的悼词/82
柯棣华的妻子郭庆兰回忆:永远感激殷主任对柯棣华、印华和我的关心/84
奥地利籍大夫傅莱/85
康克著《我这一百年》回忆录文章节选/89
日籍稗田宪太郎教授是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刘民英/91
养成教育是白求恩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99
学习劳动两不误/99
文体活动必不可少/
白求恩精神是白校的传家宝/
民国时期教授抗日火线入党/
晋察冀军区设立“医药指导委员会”/
加强医疗工作保护军民健康/
晋察冀军区刊物《卫生建设》创刊号上殷希彭主任委员的文章全文转载/
奉晋察冀军区命令医院战略转移至河北阜平县大台村/
4年4月北岳军区召开卫生干部会议/
在职卫生干部教与学的几点要求——殷希彭/
殷希彭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白校迁入张家口整编合校/12
军区卫生部在《晋察冀日报》刊登通告/1
国共和谈破裂,解放战争全面展开/15
整编合校为解放战争服务/16
组织指挥清风店战役及解放石家庄战役的战场救护工作/19
中央人民政府建立的基础——华北人民政府/
产生的历史背景/14
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经过/14
年6月0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发出了《关于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的通知》/
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开幕殷希彭当选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
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任命殷希彭为政府卫生部部长/
成立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全面接收国民党军政事务/
戎子和回忆9年北平接管工作的文章(摘录)/
接管医院/
加强医疗卫生工作/
疾病的传染和预防——殷希彭/
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批复/
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委任令/
中央人民政府业已成立华北人民政府着即结束/
下篇:殷希彭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再合校——易名“华北医科大学”/
白求恩精神的积极倡导者/
在白求恩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医大——殷希彭/
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9年卫生行政工作总结(原文)/
军区召开卫生干部会议确立“预防为主”方针保障部队健康/
年中央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
殷希彭部长年在整党整风工作会议上的综合发言/
殷希彭在全国卫生大会筹备委员会华北分会成立大会的报告/
殷希彭在全国卫生大会筹备委员会华北分会第二次常委会议上讲话/
殷希彭在全国卫生会议筹备委员会华北分会第三次筹委会议上讲话/
毛泽东批准建校天津/
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战备工作总结报告/
在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卫生教育会议上的开幕词/2
在卫生部卫生教育会上的总结讲话(摘要)/25
年夏,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军医学院开学典礼/27
医院工作会议结论/
医院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方针的报告/
殷希彭部长在军区卫生部召开的卫生行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年12月1日/年1月4日/年1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中央人民政府分别颁发给殷希彭的任命书/
年7月15日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召开首届工学会议/
殷希彭出任整编合校后的第一军医大学首任校长/
殷希彭在第一军医大学命名暨开学典礼大会上的报告/
原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王恩厚同志回忆文章节选/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忆杰出的军事医学教育家”文章节选(一)/
回忆波波夫——李思本/
一位老航天人的回忆——何权轩同志回忆文章节选/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忆杰出的军事医学教育家”文章节选(二)/
漫漫征程“五四级”——陈蕃/
注重少数民族卫生干部的培养/
原五三级少数民族学员马米托夫尤德新的回忆文章/
殷希彭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在瑞士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比较病理学会议/
殷希彭在瑞士第七届国际比较病理学会议开幕式上的祝辞/
光荣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在这一瞬间绽放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大授衔的序幕拉开/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代表团出访前苏联/12
赴苏联参观学习的收获和体会——殷希彭/28
授勋颁奖表彰将士/5
回忆在殷校长身边做秘书的往事——霍侯/50
奉调回京甘做副职工作需要再挑重担/5
组建军事医学科学院是强国、强军的必然发展/54
殷希彭在高干读书班学习《实践论》《矛盾论》读书笔记/72
殷希彭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学术年会上的讲话/7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纪念殷希彭诞辰周年时的纪念文章/82
殷希彭出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86
殷希彭在全军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工作汇报会开幕式上的讲话/87
殷希彭在北京地区洋金花治疗慢性气管炎协作会议上的讲话/89
为父为夫的殷希彭/92
父子从军抗敌寇家庭重担女儿担/92
严于律己不徇私情秉公办事为人师表/99
奉父母命相伴终生不离不弃品德高尚/
殷希彭校长的一句话给我订了幸福的终身——黄秀贞/
忆我们的结婚证人殷希彭校长——刘乡鄂征/
外祖父殷希彭抚育我们快乐成长/
战友情师生情情情相连/4
元帅与将军的情谊/4
回忆聂荣臻与殷希彭同志的友情——张业胜/44
尊师重情永志不忘/
珍藏的记忆——几十年来殷希彭始终珍藏在相册中的情谊/
实事求是保护干部团结同志关心他人/
与世长辞泣泪永别/告别/
年12月11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殷希彭追悼会/46
殷希彭同志追悼会悼词/
迟到的谢意/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殷希彭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百年纪念/47
附录
求真务实磊落人生——钱信忠/
回忆在白校工作的日子——江一真/
怀念医学教育家殷希彭同志——王恩厚/
战斗中成长——张禄增/50
已故军队医学教育家殷希彭同志二三事——李亚荣/
殷希彭部长关心指导我们做《华北军区卫生建设史料汇编》工作——张定礼/51
教育家殷希彭关心护理事业——郭庆兰/
铭记在心底的往事——赵子辉/
永远的怀念——王兆安/52
缅怀殷希彭校长对我的深刻教诲——杨玉芳/
战斗在神仙山上——邢竹林程间/
可敬可颂的殷希彭老部长——高恩显/57
“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名称更迭沿革纪实/59
遗物捐赠/
回归母校/
收笔之言——编著/
《走近殷希彭》纪念文集封底《走近殷希彭》纪念文集
收笔之言
经过近四十年的收集、整理、策划、构思,在完成编写《走近殷希彭》这部纪念文集之际,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时。值此之际,我愿把这部凝聚着厚重历史的书籍,奉献给知晓殷希彭的前辈以及广大的读者朋友。
记得曾有人这样说过:“每一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肩负着一种使命来的……”。然而,对一生中没有做过什么大事,甚至对于小事做得自己都不满意的我来说,降生到这个世上究竟肩负了一种什么样的使命呢?
思想起来,我以为在外祖父殷希彭人足千秋之后,能以我自己的视角,为他编撰一部纪念文集,把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准确、真实地展现给广大读者朋友,让知晓殷希彭的人们能通过这部文集再次走近他。让还不了解殷希彭的读者朋友,能通过阅读此书了解殷希彭其人其事。这便是埋藏在我心底深处四十年的夙愿,也是我完成自己人生的一份答卷。这种夙愿或许就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或者是责任吧?同时,我也希望用此书来告慰殷希彭的在天之灵,以期回报他给予我的养育之恩。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为了履行和完成替殷希彭总结他一生经历之使命,我多次前往河北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军城晋察冀烈士陵园、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葛公村白求恩学校旧址等场馆,去探寻殷希彭在战火硝烟的年代所走过的路,去体验殷希彭在艰难困苦中被锤炼成钢的战斗经历。多年来,我经常往来于三县一市之间,不断地去追寻、逐步去兑现长期埋藏于我心底的梦想。
在反复的探寻、思考、感受中,我仿佛看到了在艰难困苦中的殷希彭身着八路军土布军装仍面带微笑的身影;我似乎闻到了殷希彭身上带有的战火硝烟的气息;我还像似听到了殷希彭向我慢慢走来的轻轻脚步声……
我愿意继续不断的探寻,因为它会使我对殷希彭的认知还有新的升华。它使我深刻地感悟到殷希彭在民族危亡之际,是以常人所不具备的非凡勇气和决心,才毅然放弃优厚待遇、舍弃妻儿老小,迈出了参加八路军的第一步。此时,殷希彭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在潜移默化、生死不渝的发生着地覆天翻的巨变。
诚然,殷希彭选择走上抗击日寇的道路,会使他自身缺失大学主任教授在讲台上的儒雅与豪气。但是,这种抗击外来侵略的正义选择也在殷希彭的身上永久地注入了果敢与刚毅的骨气。
对殷希彭人生轨迹不断地深入探寻,更促使我把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之观点,永久地定格在我的心中。
年月,我再次踏上前往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征程,去那里探寻和走访殷希彭早年学习和任教的母校——河北医科大学。
殷希彭的母校河北医科大学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高等学府,它培养出众多的从五湖四海走来,永不言败的医学先驱。
此次与河北医科大学诚挚的互动与交流,虽然只有一天时间略显仓促。但是就在此时,双方共同踏上了一条新的探寻之路,凸现出了彼此的热情与期待。
这是一次十分重要和值得纪念的活动。对于双方来说均可称之为有突破性的重大收获。通过对殷希彭早年在校园内社会活动的探寻,也使我对殷希彭的人生历程增添了全新的认知和感悟。
河北医科大学既是培养殷希彭成才的母校,也是殷希彭青年时代接受进步思想的发祥地。对河北医科大学的走访,就是希望殷希彭能再次回到他阔别了近八十年的母校,回归他曾奋发读书、励志图强的起点。我曾试想,如果殷希彭在天有知,他对此举也是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在编写《走近殷希彭——纵览从民国教授到开国将军的人生历程》这部纪念文集期间,得到了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军城晋察冀烈士陵园、石家庄华北人民代表大会旧址纪念馆、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原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原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军事医学出版社等很多单位的支持与帮助,正是由于上述单位提供了不同时期的部分珍贵史料和不同形式帮助,才使我们得以运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手法去充分地展现殷希彭学习、战斗、工作的人生历程。为此,我们向这些单位表达衷心的谢意。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战地摄影记者沙飞等人正是用手中的相机忠实地履行着这句格言。他们把无数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舍生取义、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和中国人民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概永远地定格在中国历史的史册。也正是由于他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才使得世界人民能亲眼目睹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日本侵略者滔天的历史罪行,才使得人们能够知道在抗日战争中,我们的前辈以及援华抗日的国际友人和其他千千万万的同胞们是如何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用生命及鲜血书写出一首首壮烈的诗篇,在此我们诚挚地向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地记者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引用的文献资料有:
01/《从教授到将军》——主编陈蕃及所有撰写回忆文章的作者
02/《吕正操回忆录》——作者吕正操
0/《朱良才画传》——编著朱新春等
04/《一生求真——江一真传》——主编钟兆云王盛泽
05/《殷希彭自传初稿~年》——殷希彭亲笔
06/《张珍回忆录》——作者张珍
07/《难忘的岁月》——编著王恩厚
08/《我这一百年》——作者康克
09/《叶青山画册》——叶枫等
10/《纪念白求恩》——王雁察哈尔编著
11/《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纪念馆图集》——主编王律
12/《北平的和平接管》——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档案馆
1/《河北医科大学志~》——校志编纂委员会、校宣传部
14/《白求恩医科大学校史~9》——校史编委会/主编康克
1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史~》——院史编委会
16/《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中央档案馆编
17/《河南文史资料第六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8/《晋察冀军区抗战时期后勤工作史料选编》——北京军区后勤部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
19/《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欧阳淞曲青山
20/《华北军区卫生建设史料汇编》——主编白冰秋
21/《十二年来的华北医科大学》——天津军医大学编
22/《大授衔——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作者欧阳青
虽然我是殷希彭的晚辈,但是仅凭我的笔还不能完全写出殷希彭的所有人生历程。是你们用不同的话语讲述了我还不知晓的有关殷希彭的一些故事,是你们从不同的视角撰写了和殷希彭共同经历过的一些往事。我会永远牢记我的前辈殷希彭和你们共同为祖国、为人民所奉献的一切。借此向上述所有给予我帮助的作者及编著人员谨表我衷心的谢忱。
编著《走近殷希彭》纪念文集期间,多蒙百岁老人刘杰前辈以及八十高龄的李彬之前辈为本书欣然挥毫落纸。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陈玉恩馆长曾多次给予鼎力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本书编撰过程中,河北医科大学宣传部暨校史馆张冶老师始终给予热情指导,并为充实本书内容提供弥足珍贵的校史资料。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再者,本书编辑中承蒙资深雕塑艺术家朱明杰先生,精心为具有刚毅、质朴、淡定人生品格的殷希彭将军创作铸铜塑像。也在此,一并鸣谢。
在编写《走近殷希彭》这部纪念文集过程中,虽几经日出月落、寒去暑来,然而我仍着力用心去耕耘,不敢有丝毫懈怠。此间,虽然我投入的精力很多,但缺陷可能还会存在,如有疏漏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对于本书中,某些内容在不同文章中的重复出现,为保持原文的完整性,在编写时均予以保留,对此恳请读者朋友谅解。
编著
年9月于北京
殷子刚烈士遗像殷子刚烈士系殷希彭将军长子。此照片为年殷子刚烈士12岁时与家人的留影。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一张照片。
殷子刚烈士墓坐落于河北唐县军城晋察冀军区烈士陵园的殷子刚烈士墓
通天河畔,寒木苍苍。
身在异域,魂归故乡。
凤凰涅槃,人天共仰。
为国捐躯,日月齐光。
殷希彭与殷子毅合影殷希彭将军的次子殷子毅烈士牺牲54年后,经当地老乡在当年掩埋烈士的地方指认,挖开泥土、刨出山石后,从上下两扇门板的夹缝中,找到了殷子毅烈士的遗骨。这曾是一个年仅17岁的年轻生命。此情此景令人心碎……
殷子毅烈士墓坐落于河北阜平县烈士陵园的殷子毅烈士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殷希彭将军颁发
《革命烈士证明书》
殷希彭烈士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