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度十大食品安全类谣言
市面出现废旧塑料袋做的紫菜?
谣言
网上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女士从一包买来的“紫菜”中取出几块泡在水里,说闻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开,吃的时候嚼不碎,判断是废旧的黑塑料袋做的。
真相
紫菜产业专家表示,坛紫菜本身就很有韧性,有的比塑料袋还好。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在实验室对紫菜和塑料进行了鉴别,认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都是干紫菜,烘烤制作干紫菜要经过℃至℃的高温,塑料不可能承受这种高温。另外,紫菜富含蛋白质,烧过有烧焦蛋白质气味,明显不同于塑料袋。
榴莲和牛奶一起吃会咖啡因中毒?
谣言
真相
从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在全民较真(Fact_Check)上发布的文章可以看出,网文中的说法欠妥。
肉蛋奶是人体必需的铁、锌、钙、维生素B12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而素食如果在膳食均衡上安排不好,又有营养素缺乏的危险,易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合理膳食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
某咖啡连锁店承认糕点含致癌橡胶鞋底原料?
谣言
一则关于面粉“增筋剂”的报道今年又被“旧闻重发”出来。报道称:“某咖啡连锁店承认在中国所售糕点含致癌橡胶鞋底原料(偶氮甲酰胺)……目前英国、欧盟、澳洲已禁用!”
真相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发文称,偶氮甲酰胺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用于面粉的漂白和氧化,常作为面粉増筋剂使用。从全世界对偶氮甲酰胺的安全评估来看,偶氮甲酰胺安全性其实很好,并不会使人得癌症。偶氮甲酰胺的降解物也没有致癌性。
空心菜是毒中之王?
谣言
朋友圈曾盛传一则消息:“空心菜是吸收农药和重金属最厉害的蔬菜,重金属超标对人体可能带来致命的伤害。国外都拿空心菜净化土壤用,没人吃。”这消息让很多人惶惶不安。
真相
南京仙林检验中心对韭菜、菠菜、芹菜、苋菜和空心菜五种蔬菜进行了检测,从结果来看,每个样品都检测出了重金属,但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空心菜相比其它蔬菜,几乎所有指标都处于中等,有的还低于其它蔬菜。蔬菜是否重金属超标,并不取决于蔬菜本身,而是种植地的土壤和水是否受到污染。对于国外利用空心菜吸收快的特性,来净化土壤的说法,专家表示从未听说,做法本身也不可行。
红心柚子是染色的?
谣言
网上流传着“红心柚是打针染成红色”的说法,而且有人在打开购买的红心柚之后发现,红心柚的果肉红色不均匀。
真相
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科普门户网站“蝌蚪五线谱”官方微博刊文称:红心柚果肉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比普通柚子多了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对人体显然无害。而果肉颜色不均匀的情况,主要是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同一个柚子里,每一瓣的大小都不一样,口感和颜色也有差别。完全一样的情况反而是不常见的。
至于打针染色的说法,给柚子打针既容易造成柚子难以保存,又很难实际操作,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桃子西瓜同食有剧毒?
谣言
一篇朋友圈把西瓜和桃子连在一起,指出:桃子和西瓜千万不能一起吃,会产生剧毒马上丧命,请将这个科普知识转发给身边的人。看到这样的标题和内容,大多数吃瓜群众是不敢以西瓜和桃“试命”的,毕竟性命攸关,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真相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物营养评价室副研究员徐维盛指出,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数据显示,桃子和西瓜在营养成分上没有很大的差别,都富含水分,只不过桃子的含糖量更高一些,而西瓜鲜红的颜色含的胡萝卜素更多一些,二者同食并不会产生所谓的食物相克。
2
年度十大医疗健康类谣言
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
谣言
一则《警惕: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的文章被广泛流传,文中指出:“高频率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其结果是只能等着失明”;“手机中的高频蓝光将大大添加了眼睛疾病的风险”。一时间让不少人信以为真!
真相
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黄瑶表示,光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数码电子产品显示屏、手机、电视、甚至汽车车灯、霓虹灯中。但是人眼有保护作用,它有过滤蓝光的结构,所以正常情况下,如果正常用眼,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黄瑶表示,长期暴露于蓝光可能引起老年性黄斑病变。还有一些研究表明,蓝光可以诱导视网膜的光损伤。但专家强调,不应该过分夸大蓝光的危害性。事实上,只有人眼长时间暴露在高频率、高能量的蓝光中,才会对视网膜产生损伤。
医院出现人感染sk5病毒死亡案例?
谣言
社交网络流传一则消息: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三分,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岀,暂时别吃鱼类、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新型病毒”来袭,引发一些网民恐慌。
真相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宜宾公安等多地有关部门表示,在传染疾病中根本不存在SK5病毒这种名称,谣言中所说的事件、人物等信息也都是假的,大家不必惊慌。
科学发现蒲公英根可在48小时内杀死98%癌细胞?
谣言
一篇名为《科学发现蒲公英根可在48小时内杀死98%癌细胞》的文章在各大账号转发,称有研究证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在48小时内就会对癌细胞起到消杀作用,而且能够对抗多种癌症细胞,因此鼓励人们通过吃蒲公英或者用蒲公英泡茶来预防各种疾病。
真相
加拿大确实有研究认为蒲公英根的提取物对治疗人类癌症有效果,但负责这个项目的加拿大温莎大学首席科学家斯雅尔安·潘迪教授说,这只是在试管或是动物身上实现的,人体临床试验正在做,目前进展缓慢。
说蒲公英抗癌并不准确,而且它是否对人体有其他副作用还需要更多的观察和研究。
低钠盐就是送命盐?
谣言
一则“低钠盐是送命盐”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广泛
真相
中国照明学会专家工作委员会顾问、复旦大学教授周太明说,只要是合格的节能灯,都会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15瓦节能灯的紫外功率仅为0.09瓦,并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照明室主任李自力指出,1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面,即使灯打碎了,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但现实中发生这样的事概率极低。
中国三游客赴韩整形被限制离境?
谣言
有网友发帖称,在韩国机场遇到了三名无法出境的中国女游客,原因是三人整容后面目发生变化与护照照片不符,帖子中还附上了一张女游客整容后脸部浮肿的照片。
真相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网络中所流传的照片拍摄场所与机场无关。
同时,韩国法务部也表示,韩国国内机场未发生过游客因整形后,相貌与护照照片不符而被禁止出境的事。韩国观光旅游局提醒,外国人在韩接受整医院出示相关证明书,以方便用于在机场通关核对身份。
手机号卖出1.2亿?
谣言
一篇题为《,这个号码卖出一亿两千万》的文章让各大新闻网站和微博大V们纷纷转发。文中称,“归属于北京移动的手机号以一亿两千万的价格拍卖”。
真相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移动回应称:号码目前尚未投放使用,也从未进行过任何拍卖。
指尖陀螺是解压神器?
谣言
今年11月,风靡全球的指尖陀螺火到了宇宙——被送到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们的手中,完成了在太空中的第一次旋转。商家宣称它能帮助人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能帮助多动症和自闭症孩子集中注意力。
真相
对焦虑症只治标不治本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高兵教授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指尖陀螺能给人带来集中注意力和压力减轻的效果,而是容易让人对陀螺本身产生注意力,而不是能让一个本来注意力差的人变得在所有事情上都能集中注意力。
至于减轻压力,也是指人们在观察陀螺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注意力转移达到压力的暂时减轻,并不等于玩了指尖陀螺就能够降低其他时候产生的压力。
高兵认为,指尖陀螺并不能让人们更加专注,相反它会因占用认知资源,对复杂的认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春茶农残过量会中毒?
谣言
今年清明前后,一则关于茶的“应景”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指出:春茶中含过量农药残留,一喝就中毒。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
真相
春茶生产期间基本不用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表示,我国很多茶区,春茶生产期间气温较低,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基本不用药。
6月中下旬到9月,随着温度升高、降雨量充沛,茶叶病虫害较为集中,才会使用农药。
在茶园中使用农药是正常的农业措施,只要按照规定采摘的茶叶,经加工制成的茶叶产品都是安全的。
“剪刀手”拍照泄露指纹?
谣言
今年2月底,网络盛传,研究人员警告,人们在照相时很喜欢比的“剪刀手”要慎摆,指纹信息可能因为这一姿势而泄露。
真相
技术可行,但实现较困难
一位公安部资深指纹检验专家做了一项实验,他分别用手机和佳能相机,对准同事的“剪刀手”拍了两张照片,用电脑修图。结果显示,这样拍的照片获取指纹不太可能,如果照片指纹纹理拍得特别清楚则是可以的。
网络安全专家刘洋表示,目前手机拍照技术,在拍摄距离(大于1米)范围内,是很难把手指纹理拍摄清楚的。网络传播会对图片进行压缩,降低照片的清晰度,造成照片细节的损失,泄露指纹信息的可能性较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