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飞盘,再飞一会儿

在一个日租金元的足球场内,二十多位飞盘玩家正在场上奔跑着,欢声笑语洋溢在空气中。

一个仅仅g的飞盘,在大家的手中飞速旋转、传递着,不到两分钟,飞盘穿过中场线,最后进入“球门”(得分区)。

这是近一年来,不少一二线城市中时常可见的场景。挥洒的汗水,青春的气息,飞奔在球场上的年轻人视线随着飞盘来回转移。偶尔迎来旁人的驻足观看,或是新奇艳羡的目光,似乎让“盘友”们更加享受其中。不得不承认,继剧本杀、滑雪、露营之后,飞盘成了这届年轻人又一追捧的对象。

在小红书年初发布的《十大生活趋势》中显示,年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6倍,同时中国的飞盘产业市场规模已超过万元,且在运动人群不断增加及运动参与度增势之下,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那么,红遍社交网络的飞盘到底能火多久?背后的参与者、从业者又有何样感受?

「01」

小小圆盘,大大的生意

“今年以来咨询我飞盘的朋友特别多,甚至包括曾经拒绝我的那些朋友。”杨宇说道,虽然多数人可能只是玩一两场,但是可以看出飞盘在国内越来越火了。

今年36岁的杨宇,是宁波一家飞盘俱乐部的主理人。他早年在美国东部城市留学时,就接触到了飞盘运动并迅速成了死忠粉。

杨宇告诉懂懂笔记,他也不明白最近这半年多飞盘为何突然火了,但是早在年这项运动就已在美国兴起。起初,这个圆圆的塑料飞盘原型只是一个食物包装盒,而现在大部分人在玩的是极限飞盘,又称团队飞盘。在此轮飞盘项目火爆之前,其一直是处于小众地位、乏人问津。

年起,他发现俱乐部的订场率猛增,成群的年轻人中有些还会自带摄影师,尤其穿着专业且秀美的女生,更能引起隔壁训练区无数年轻人的围观。

他估算,国内飞盘玩家俱乐部的人数应该在后半年翻了几番,之前只能靠每周固定(有限)时间教学的从业者们,也逐渐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

今年“五一”期间,他在宁波的俱乐部每天都会安排一两场活动。5月2日,杨宇还组织了一场长达4个小时的飞盘活动,租用了两块场地,在根据疫情防控下预约并到场的人数,超过了一百人。

与爱好者专职做飞盘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入局,运动领域正在刮起一股飞盘风。这股风潮的背后,是曾经一部分玩家的坚持,以及器材、装备厂商的继续深耕。

如果没有他们,飞盘或许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发展势头,火爆的背后,自然也有收益(投资)的暴涨。

杨宇的俱乐部现有会员大概多名,大多是一周参加2-3次活动。会员收费50-元(每次),人数大约在40人左右,除去场地费,毛利大概0-元。再加上销售飞盘器材、组建飞盘社群、飞盘培训等,收入可观。整个产业和“网红”、“潮流”绑定后已经日趋成熟,通过飞盘项目本身养活杨宇和俱乐部内的员工,已经不成问题。

但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火爆的飞盘似乎超越了作为运动项目的本身,更像一种生活及社交方式。

年末,杨宇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投入很多心血,建立起自己的会员群,“群里会每天发布活动时间预告,一方面可以让大家自行通过小程序链接报名参加,另一方面让大家知道每次参与的人数,以及组队情况。如果老人带新人,还会给到一些优惠”,杨宇表示,“有新人也就意味着带来更多的盈利,一套简单的装备,利润差不多在45%左右。”

正是通过这样“新老交替”的过程,杨宇的俱乐部在年内不断扩大,复购率接近60%。当然,仅凭口碑宣传,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杨宇的独创。

他从QQ的等级上借鉴了灵感,在玩家的“身份标”上下功夫。每次活动会分成新手训练营、提高营和对决赛,而每场训练和比赛他都会安排工作人员记录下场上局势,并且按照得分等表现,为会员在小程序内打上标签,一星表示新手,二星代表普通,三星代表进阶,如果在比赛中得分最高,可以拿到一个小皇冠的logo。

更重要的,是赛后的“彩蛋”。杨宇有时自己会充当摄影师,通过相机和场边的GoPro抓取一些精彩镜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虽然是看似简单的操作,但对于参与者而言,却满足了他们内心对于飞盘的“幻想”。

这个“幻想”也就是年轻人玩飞盘的“社交属性”。不同于羽毛球、乒乓球一类的全民运动,飞盘与之相较仍旧属于小众运动,且爱好者群体大多为年轻白领。“我们年龄都差不多,职业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更能玩到一块儿。”26岁的互联网从业者阿淼说道。她从年底成为杨宇这家飞盘俱乐部的会员,至今仍保持着一周3练的进度。

“我当初也没想到能认识那么多的朋友,大家相处很愉快。”虽然职业不同,但因为一个爱好而相遇,飞盘不仅给阿淼带来了酣畅淋漓的运动体验,更给她带来了爱情。

俱乐部的新手场,至今已经撮合了2对情侣,都是从不认识到相爱。杨宇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无意间成了一位“婚介顾问”。

“飞盘侠”是飞盘爱好者给自己起的称呼,有些“飞盘侠”是专业爱好者,更多的则是闲来玩一玩。专业,意味着要在器材上下更多的功夫。拿飞盘举例,极限飞盘和掷准飞盘相似,一张普通的飞盘在60至70元之间;有图案、设计相对好一点的要超过元;定制、联名飞盘的价格接近元。

阿淼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大家发“盘”。一句两句撺掇之下,她买了不少的飞盘放在家里。尽管用处不大,她依然会觉得拥有自己的定制盘也是这项运动的一部分。

火爆两个字,背后隐藏的是经济,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网络平台进军飞盘市场的原因。身材姣好的美女博主,可以通过拍摄玩耍飞盘时的美照,吸引大量的点赞、评论与收藏,这对她们整体账号的数据有提升的作用,当然最终的目标依旧是获取更高的商业价值,比如直播带货。

回到飞盘本身,因为潮玩文化的加持,更促进了飞盘产品的溢价。潮玩文化偏爱跨界,怎么年轻怎么酷就怎么来。有些年轻用户朋友是刷到了社交平台上的推送,另一些则是好友在朋友圈的晒图分享,这项跟露营一样爆火的运动,谁都想从中分杯羹。

所以很多咖啡、汽车品牌,也会联合潮玩品牌推出联名飞盘。°甚至联合潮玩品牌FATKO推出了“活力飞盘”系列数字藏品。同时,成本价可能不足10块钱的飞盘,在IP、潮文化的加持下,甚至可以溢价百倍。就连香奈儿也在最近推出了一款标价1美元的飞盘——当然,上面印着巨大logo。

飞盘同时也带热了穿搭,对于年轻的女性而言,穿搭一直都是她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yingxingye.com/sysy/35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