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人文地理摄影师,我常年行走各国,拍摄了海量的图片。这些照片数据对于我以及我的团队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关于如何妥善地保存照片数据,我也经历了许多个不同的阶段。
作为一位人文地理摄影师,我常年行走各国,拍摄了海量的图片。这些照片数据对于我以及我的团队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关于如何妥善地保存照片数据,我也经历了许多个不同的阶段。
1.用光盘备份。那时的照片数据量还不算很大,拍一段时间把一些照片集中刻盘保存。后来发现照片文件越来越大,有时一天的拍摄量就需要好几张甚至十几张光盘才能存下,并且过了几年后,之前刻的光盘会有相当高的比例无法读取。所以我果断放弃了光盘备份的方式。
2.用移动硬盘备份。这种方式简单易行,缺点是移动硬盘经常要带来带去,出故障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且移动硬盘的容量都不能满足我备份的需求,因此也淘汰。移动硬盘只用作外出拍摄时的临时性数据存储和备份。
3.用台式硬盘备份。为了满足大容量备份的需求,我也尝试过用用一套硬盘插在硬盘底座上备份,备份完之后断电单独存储的方案。这种方案比上面两种要可靠得多,也能照顾到容量问题。但面临的问题是我在工作盘上对文件做了修改,要再与备份盘进行同步就比较麻烦了。这对于工作效率以及团队协作方面存在着一些不方便。
4.用NAS备份。最近又给工作室安装了两台NAS,加上以前的两台NAS现在一共有4台了。使用NAS来存储数据的好处是,NAS系统可以通过RAID方案来防止硬盘出现损坏时,还可以通过整个RAID系统中其他硬盘上的数据将这块硬盘的数据还原出来。而我用第二台NAS来做备份,是为了防止NAS系统的崩溃导致的整体数据丢失。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这些照片数据都是我以及我的团队的心血,都是无法再复制的瞬间,我必须为他们安排一个安全可靠的存储备份方案。
这次安装的两台NAS是希捷的NASPRO,一台4盘位,具有20T容量,单盘容量为5T。一台6盘位,具有24T容量,单盘容量为4T。
首先,在容量方面基本满足我最近一两年的存储需求。如果容量不够,可以通过更换更大单盘容量的硬盘彻底升级或通过USB3.0接口的方式进行临时性的扩充。
这两款NASPRO产品采用NAS级别的硬盘,可支持24X7的连续工作,能满足工作室内各个成员的同时访问,并且出故障的几率要远低于普通的台式机硬盘。
上图为6盘位的产品,开箱后的主要部件。
主机背面有双千兆网线接口,安装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用网线连接NAS和路由器即可,剩下的事通过简单的软件设定即可(流程图看不清可图片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