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手机摄影技巧指北

《旅行的意义》---手机摄影技巧指北

图/文:张小翼

身为一个专业摄影师,常被身边的朋友和客户要求推荐相机,用途大多是蜜月或旅行,想要留下美丽的风景和难忘的回忆,先下结论:95%的人根本不需要专业笨重的单反;手机可以满足90%以上的使用需求;拍的差也没关系,每一个美妙时刻都值得被记录和回忆,所以拍下来更重要;摄影是有技巧可言的,此篇文章将详细阐述我的观点和给大家带来一些手机拍摄的技巧。

曾经我也是一介技术直男,特别鄙视拿手机拍照,觉得效果差,没逼格,一看就业余,阿呸!所以走到哪里都把笨重的单反带在身上,一个镜头可不行,至少一长一短,没脚架怎么可以!?格式必须是RAW!不然后期空间不够。然而笨重的单反换来的是重量上的巨大负担,使用上的复杂繁琐,拍摄一堆RAW也根本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处理,最终结果就是回忆里多是遗憾和疲惫,少有旅途美好预约的回忆,想起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说如果外星人入侵地球,只能选择一种武器去对抗,地球应该作何选择?答案是:AK47,人类武器史上制造量最大,结构最简单,最著名的这款枪械,它不是最准的,不是射程最远的,甚

至不是威力最大的,却是那个时刻最正确的选择,手机之于旅行,同样如此。

这次在欧洲旅拍,给自己留了几天假期,第一次到美丽的布拉格,抽出一天时间轻装上阵,只带上手机游览了这个历史悠久的美丽古城,拍摄下了一些美丽的画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分享:

拍摄装备:iphone7Plus

后期APP:Lightroom移动版,Snapseed

先给大家普及一个很重要的手机摄影知识:测光

熟练运用这个技能等于手机摄影学会1/3

大家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拍摄逆光的人物或者静物前景一片漆黑,姑娘对着你摆了半天pose你拍了个黑漆漆的人影?

手机以天空曝光为准进行测光

然后很多同学这个时候出来说,我知道,可以用手去点想要拍摄的地方,就可以变量或者变暗,这样的回答算答对一半:

点击塔桥,手机以塔桥正确曝光为测光

这样点击,前景是变得很明亮了,但是天空又会变成一片死白,这也并非我们的拍摄初衷。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手机是可以手动测光的,使用方法是点击要对焦拍摄的部分,手机自己给出一个测光值,这个时候手指不松开直接上下滑动,就可以在自动测光的基础上自有调整曝光得到理想的效果,这是摄影极为重要的一个技巧,用自己的眼睛去感知画面的明亮并做精确的调节,这样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曝光值。

手动测光让塔桥和天空都保留细节,做到平衡

明白了这个技能,多加练习,就可以获得比相机自动测光更准确的测光和曝光值,原片质量就提高了。

疑问:有没有办法直接拍摄出图1,2的结合呢?既有丰富的天空细节,正面塔桥又能看到全部细节!答案是目前的技术达不到,因为相机的宽容度有限,无法记录这样反差巨大的画面,只能在前期曝光的时候取一个折中的曝光度,后期再加以调节。

接下来看到的所有图片都是用手机拍摄并做处理没收任何厂家或app软件广告钱,完全是真实感受大家放心阅读,绿色,有毒!

篇幅较长,但是请耐心看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对了,最后还有大惊喜。

好,懂了测光,接下来再给大家讲解第二个重要的技巧:构图

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但是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讲解来分析出一条条款款来依葫芦画瓢。

先来看第一个例子:

水平面,建筑,天空,其中建筑和天空有明显的分界线,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分构图法的运用。

通过参考线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把整个画面三等分,其中天空占据2/3,建筑水面占据1/3,为什么是这样的分布呢?黄金比例分割点还记得吗?一样的道理,这样比较有美感!主要要点:水平面一定要对其,这样画面才工整有力!

同样的例子,这次天空占1/3,建筑和水平面占2/3,测光和上一张略有不同,上一张更多表现天空云彩层次,这张更多展示建筑细节,所以曝光上比上一张更亮一些。

利用前景三角构图:

有时候我们拍摄比较远的景物,画面内容太杂,会显得没有重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前景的物体,让画面层次丰富,更加生动。

同样的例子,这次天空占1/3,建筑和水平面占2/3,测光和上一张略有不同,上一张更多表现天空云彩层次,这张更多展示建筑细节,所以曝光上比上一张更亮一些。

前景小船起到点缀作用,让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整个画面也更加有故事性,看似很随意的乱入,其实都是观察和等待的结果。

画框构图法:

这是个很高级的技巧,利用此技巧拍摄的照片会逼格满满,一看就很有想法,方法是观察环境,有什么可以利用成为画框的元素,然后把主题放到寻找到的画框内:

利用前景树枝形成三角形画框,让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和色彩配比。

画框有着制造视觉中心的作用,本例的画框是全包围的圈树叶,只留下少许天空和我们构图的主体,让视线集中到主体上。

框中有框

对称!

很多建筑都有着对称的设计和建造,拍摄的时候做到工整对称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字:稳!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站的不够低”

什么样的画面更有冲击力呢?答案是角度尽量低!

图例这张照片拍摄时候将手机尽量贴近水面,这样前景的水波就会被虚化,形成强烈的由近而远的层次感,让画面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还是经典的三分构图法,套路,对吧?

“Lessismore”

摄影爱好者一定都听过“摄影是减法”这一说

不要试图去拍下全世界

让你的画面尽量简洁干净吧,记得LessisMore

越是极简的画面,逼格越高!

线条!

对角线构图,让房屋,船舶形成一条对角线

给予画面视觉的延伸,让画面更有张力

电缆,铁轨,电车

诸多指向同一方向的线条

让画面变得井然有序动感且有延伸感。

机位,主体在一侧,横竖线条交替

空间感,纵深感得以呈现

主体与次要主体再形成对角线呼应。

极简+线条的延伸,充满张力和想象

人文!

所谓人文就是拍摄人和景的结合,讲述故事,或者体现城市特点,景因为有人而更加精彩。

画框构图,延伸的街道,远处的钟楼,构成很好的画面,拥挤的人潮穿梭其中,满满都是历史的印记。

查理大桥上的音乐家,四平八稳的堆成构图,色彩斑斓的背景建筑,俨然一副天然的油画。

周末集市上的狂欢,乐队激情的演奏,路人即兴的舞蹈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因为手机是比较广角的镜头所以拍摄人文题材时候比较局限,又不能凑特别近去对着别人拍,所以这样的抓拍其实需要进过大幅的裁剪。

原片如下:

这里说一下这张的裁剪和后期思路:因为是很随意的一张路过抓拍,所以有很多不受控制的元素,比如左边的背包客,顶上面积太大的花伞,都会让我们找不到视觉中心,进过观察和考虑,裁剪两对正在舞蹈的人,形成水平的三分构图,避开背包客,画面中杂乱的颜色太多,所以处理成复古的褐色调,让视线都集中在内容上,不被其他颜色干扰。

寻找那些巧合的趣味,三尊威严的雕像,三个不同时代的男人,好像都在讲述着他们彼此的故事和经历。

分析下构图上的细节,因为手机广角的原因,近距离拍摄下,只能对其水平线,几尊雕像的垂直线条不直。

通过后期调整,让所有线条都横平竖直,2个字:工整!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

刚才不是低吗?怎么又变高了!?

没错,要想获得有创意的角度就是要不走寻常路

试想下,你所有拍摄的视角都和别人眼睛看到的一样,

那你的照片得多普通阿?

多尝试一些或高或低的角度,让你的照片展现独特的视角。

光影+线条+人文,完美结合,自己大爱的一张

浓浓的70年代风,复古和经典谁不爱呢?

往上看!

旅游胜地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当然是:人多!

所以如果想拍摄一些干净的场景除了早期之外还有办法就是抬头,拍摄一些建筑和天空。

主体居中构图,注意这类构图上方不能留空太多,否则画面重心会不稳,左右也需要堆成,才够平衡。

厚重的云彩和威严的雕塑,再适合黑白不过

雕塑前景放左边,塔桥放右侧,左右堆成平衡。

早起!

是一条与技术无关,却远比技术重要的建议,日出日落时分的光线是照片最美妙的催化剂,相比日落时分的人山人海,日出时候那叫一个清净舒服,感觉承包了全世界的美景。

清晨6点的查理大桥,感觉拥有了全世界

日出时分的美妙光线

让画面色彩和过渡都犹如油画一般诗意和美丽

日出,顺光拍摄

日落,逆光拍摄

日出,顺光拍摄

日落,逆光拍摄

张图片拍摄时间相差大约2天,现在看来构图几乎完全一致,所以构图取决于你的审美喜好和习惯,好的构图都是有据可循的,多看看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构图方式,慢慢就理解怎么去构图了。

后期!

我知道看到这里会有很多人准备开骂了,终于舍得说后了!请让我先给你泼一桶冷水,曾经我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老子没有别人拍得好是因为我器材不够好,等我终于也买了顶级设备后,依然拍得很烂,又开始抱怨,哎呀,我就是PS技术没你好,等到从业2,3年后才慢慢懂得,摄影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远不是后期一个话题,手机摄影后期相比其实就更简单了,我用通俗易懂的说法给大家进行一些讲解。

前文提高过,所有的后期处理只用到两个app,一个是移动版Lightroom,这是大名鼎鼎的adobe公司的产品,在电脑端也是面对专业摄影师的存在,之所以用它也是因为自己已经在电脑上熟练使用近10年了,想必上手会很快很熟悉,实操结果基本满意,所有的功能菜单都是移植电脑端,但是功能缩水太厉害,保留了快捷高效方便管理的特点,但是很多可以细化的调整,例如渐变滤镜,画笔,都取消掉了,小失望。

调整实例1:

LR调整面板只有3个主要用到的菜单

第一个是一个太阳标准的,代表对曝光相关内容的调节:

其中曝光度就是整体画面的亮和暗,直观易懂,这张原图曝光很正确,不做调整,然后对比度,就是让画面所有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都更强烈,可以死记一条,大多数情况的风景拍摄,我们都需要更强烈的对比,所以加一些没错;然后是高光,阴影,黑白色阶4个滑块,可以这样理解高光就是画面中亮的地方,例中亮的地方是白色的天空,太亮了,所以把高光部分减到底,不要太抢视线,阴影就是画面中暗的地方,往右拉就是提亮阴影,让画面太暗的地方有更丰富的细节。再下来,黑白色阶可以这样理解:把对比度拆分成白色对比和黑色对比,可以更准确的去控制,白色色阶+,增加亮部的对比,黑色色阶-,增加黑色的对比,都是很直观的调节,所见即所得。

再来第二栏,叫颜色,里面包含4个滑块项:

温:简单理解,往左-,画面变冷,往右+,画面温暖

色调:往左画面偏绿色调,往右偏洋红,一般少用到

鲜艳度,饱和度:这是PS里的一个高级概念,可以理解为鲜艳度是更自然的饱和度调整,饱和度就是比较直白的更艳丽或者更寡淡,所以一般对于色彩丰富的画面,适当增加鲜艳度,降低饱和度,可以得到更自然的艳丽的色彩。

上方有一个BW标志,顾名思义,转化成黑白,可以直接点击旁边有一个混合项,是用来细调每个颜色的饱和,明暗,色调,95%的人不用去管这个功能,因为几句话讲不清,会让你觉得好复杂,另外5%的人不用我讲应该也知道怎么调整,我所有展示的照片都没有用过这块的功能,所以略过。

再来第三栏:

再来这个栏目叫效果,里面第一栏是风景类照片最常用的一个滑块:清晰度。简单来说就是让照片细节和质感更加凸显,比较适合带有建筑类的风景风景照片调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加。下面的去朦胧也算是LR专属的一个功能,然后我觉得并没有什么乱用,忽略就好,再下面是暗角,算是常用的一个滑块,适当增加可以让画面边缘暗下来,目的是制造视觉中心,适合画面周边本来就比较暗的类型照片,程度不能太多,自然最重要。

右上角有个按钮:色调分离

单说就是一个调色功能,好处是直观方便,比起曲线里面拿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直观易懂(曲线强大得多,但是对95%的人来说太复杂了)。

高光:用手任意滑到一个颜色,意味着给画面中偏亮的部分加上一种颜色。

阴影:完全同理,只是增加的颜色主要作用在画面偏暗的部分。

例如这张图片,我们给高光部分加了一些橙色,给阴影加了一些蓝色,为什么这样加呢?这是一种经典的补色搭配,很多电影都是这样的调调,厚重有质感。再下面的平衡就是颜色倾向,高光颜色提现多还是阴影颜色体现得多,调色部分最主要取决于审美和经验,需要多去感觉和体会。

以上就是这张图片的全部调整步骤,是不是并不复杂。

下一个例子:我们用Snapseed完成

原片在此,清晨绝美的光线和顺光拍摄保证准确测光,原片质量已经颇高。

第一步,加强对比度,调整

高光,阴影,和LR思路相同增加饱和度,加一些暖色调类似于色温+,让画面温暖。

第二步,在突出细节里面

让结构增加(类似LR的清晰度),增加锐度,让画面更锐利有质感。

第三部,选择画笔选项

增加亮度,放大画面,局部增亮一些视觉中心位置。搞定。

最终效果

里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我拍完这张图片的下午,在城堡闲逛发现路边摊的一些当地画师画的同一场景油画,构图惊人的一致,所以大家发现了吧,审美是有一定规则的,是相通的,不要觉得照片好不好只是后期好不好,环境好不好,多练习和努力提高审美吧。

下一个例子,我们用到SS的一些预设简化后期步骤。

设和动作是很多初级爱好者整天渴望并寻觅的神器,其实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从来没有万能的动作和预设,合理的运用一些动作预设只是用来简化一些操作,并且不同的照片,用完预设后,还是需要根据照片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修改,才能得到最合适的效果,所谓量体裁衣才最合体。

公寓楼梯间的一张光影拍摄的时候测光是依据窗口正常曝光来的,画面中不能有过曝地方,这样才能体现光影的乐趣。

后期思路:整个环境大多数地方非黑即白,所以处理成黑白会更体现光影的美感。

我们首先在黑白预设中选择一个最接近我们要的效果的预设,如图的“胶片”弄弄的厚重感让我很喜欢。

光是载入预设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实际调整,例如这张我们回到基础调整部分,打开一些阴影,让画面中那些死黑变得有细,这步对这张照片很重要。

接下来我们用裁剪工具

去掉左侧多余的线条,让画面更加干净整洁,还记得么?LessisMore!

然后我们用到一个镜头模糊功能,制造一个边缘虚化的效果,增加画面的景深和层次,让光和影更加深刻,画龙点。

搞定,这张图片应该选择的黑白预设自带浓厚的胶片颗粒感,所以不需要再去增加清晰度和锐度,让复古的感觉进行到底。

完成图

再来个例子:

原图色彩不算丰富,但是云层细节很棒,转黑白,左上的浅色钟楼是画面视觉重心

直接用预设中的黑白-中性转黑白,然后随便提高一些亮度。

回到基本调整栏,这次降低对比度,因为整体画面发灰不适合高对比度的画面,减高光,加阴影,让画面所有部分都细节丰富

来到复古预设-11号预设暖色调的黑白,更有岁月感。

接下来用到SS独有的高级功能局部调整,前文说过,我们的思路上会让浅色钟楼成为视觉重心,所以用局部和画笔工具对局部进行+曝光,+结构(清晰度),+对比这些操作,目的都是形成视觉重心。

构图严谨的老司机是不允许畸变存在的,SS也明白老司机的需求,变形修正,垂直角度修正,让建筑垂直。

完成图,逼格够高吗?

通过3个完整的实例讲解,把LR和SS的一些使用方式和大家做了分享,单独对后期这块做个小结: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懵逼,因为你根本没有思路,不知道需要做什么调

整,所以只想去寻找万能的动作和预设,答案是根本没有万能的动作预设,只有不断提高你的审美(对光线的理解,对色彩,对比度,明暗关系的解读)才能慢慢知道一张照片我们是应该处理黑白还是彩色更合适,哪里需要提亮,哪里需要减暗,和做菜放调料一样,食盐少于,辣椒若干,这个度只能多去尝试,慢慢体会。掌握软件各个功能的作用不难,但是融会贯通却需要慢慢学习,这个过程也是极富乐趣的。

全文总结: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可能有着大多数人羡慕的机会去到全世界所有美丽的地方工作,但是每次工作的压力和身心的疲惫让人很少有时间去享受这些美景和时光,这是我第一次很认真的用手机拍摄并处理了如此多照片,但是过程之轻松,身体之放松,最终出片的效果真的完全颠覆了我对手机摄影的态度和对旅行照片的看法。

手机的便携和高效以及现在越来越棒的拍摄效果真的让我们可以用一种非常轻松随意的状态出行和拍摄,告别器材的束缚和身体的疲惫,用最愉悦的心去感受旅行的点点滴滴,随心所欲的记录下一些或美妙或难忘的瞬。

这篇很长很长的拍摄+后期攻略其实也只能点到为止,摄影的奥妙和乐趣值得用一生去体会,希望大家能从这篇文章中收获对自己有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我想分享给大家一种旅行和拍摄的心态,过程的快乐和回忆的美妙才是我们旅行的最大目的。

9宫格长图写完7张半了,剩下的1张半就留给这次拍摄中自己喜欢的一些照片吧,有喜欢的大家就在留言中告诉我,回头把大家最喜欢的9张单独发出来大家可以用做屏保,小众且高逼格是每个文艺青年的装逼利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好了,公布惊喜,其实除了这篇旅行手机拍摄之风景篇之外,我们(大BOSS终于要登场了)还准备了另一篇可能各位姑娘更加期待的旅行手机拍摄攻略:人像篇!

想学习如何用手机拍摄各种又美又随意的仙女照片吗?

给老司机一点热情的转发和评论可好?下一篇一定更精彩!

张小翼工作室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殿疯怎么医治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fzhangxuan.com/sylt/28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