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经验 http://www.zgbdf.net/m/
比起收获赞誉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肯定
不求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于心
这是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学交叉创新平台)的级本科生董佳恵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精神伴随她斩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浙江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竺可桢学院“十佳班长”、竺可桢学院新生辩论赛冠军等荣誉,伴随她考取古筝十级并坚持弹奏至今……还是浙江大学美育中心礼仪队队员、浙江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摄影协会会员的她,才华与态度兼具,却一直“暗暗与自己较劲”。
左一为董佳恵
是不是好奇通往优秀的道路上,董佳恵是如何前进的呢?快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她的故事!
拥抱所爱,发现更多可能
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源于董佳恵对数学的多年情感与浓厚兴趣。高中时她的数学成绩就名列前茅,曾多次参加数学竞赛。当时她就希望上大学后选择数学方面的专业。看到竺可桢学院开设这个专业且是金融学交叉创新平台,她非常惊喜。在这个平台,她可以接触到金融学、数学与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为竺院交叉平台开设的“硬核”课程。
在她看来,数学是一门纯粹的学科,数学题的解答给她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成就感。“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数学包含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理科的思维方式对我也产生了很大改变。”董佳恵介绍数学的眼神里饱含了对它的热爱。
大一暑假,董佳恵参加了牛津大学LadyMargaretHall学院(LMH)年暑期海外学习项目。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她参加了非常多的讲座,聆听了不同教授对他们各自研究领域前沿发现的讲述。当时她所在的小组获得展示的机会,面对“请你预测未来会是什么样”的题目,他们选择了脑机接口的主题。原本以为这是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发现这一选题早已有实验室在研究。通过交流,董佳恵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认识到自己见闻的不足,视野得到了新的开拓。
董佳恵在牛津大学交流结业时的照片
竺院“十佳班长”,收获满满幸福
谈到作为班长的感受,董佳恵的脸上洋溢的是令人艳羡的幸福感。在她初任班长之时,班级参加了班团大赛,尽管并未抱着追求奖项的心态,但每位班委都在认真思考自己可以为班团大赛做些什么。最后,董佳恵所在的竺院交叉班进入决赛,并获得了班团大赛三等奖。她认为班级的凝聚力并非刻意塑造,当每一个人都能扛起肩上的那份责任,班级就自然成为了一个有团魂的集体,而自己要做的,是做好带头工作。“身边很多人都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以及极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董佳恵在敬佩的同时也感恩道:“当你知道这么优秀的同学还很愿意去帮助自己,就会觉得幸福感指数很高,这对我也产生了很大激励。”
问及当好班长的诀窍,董佳恵回答道:“我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与其说是有突出的个人能力,不如说是因为具有亲和力。”每次举办班会,她常会定一个主题,并尽力让每个同学参与进来。有次班会的主题是“二十年后的自己”,要求每位同学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写封信,随机传阅,互相留下鼓励的话语。有着不同兴趣和经历的同学们,通过相互交流都收获不少。
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
有限的精力无限的精彩
一进入大学,董佳恵就与模拟联合国(以下简称“模联”)结下了不解之缘。董佳恵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