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直播,是听障者和互联网碰撞的产物。在热闹纷繁的网红浪潮里,这一独特职业,让一群被消声的透明人,被世界看到。
27岁的姑娘赛赛将手贴在耳边,做出“听”的手势,继而用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
听人——这是听障者对普通人的称呼。
对中国万听障者而言,这个词往往也意味着一个笙歌鼎沸,却与自己无关的世界。
赛赛所在的大楼数十米外,是穿过杭州城的留石高架路,往来飞驰的载重货车发出轰雷震耳的声响。这是隐藏在综合体建筑内的一个直播间,与其他地方都不同,这里没有开播前的交流和热闹准备,房间里寂静无声。
暖白色的环状LED灯亮起,赛赛朝远处的助播轻微点头,直播开始。
几分钟过去了,直播间依然没有一点声音,赛赛坐在镜头前,嘴唇始终紧闭,嘴角微微扬起,保持脸上微笑。
她的精力全聚焦在自己的手上,两条纤细的手臂在身前不停比划,充满规则与节奏感。她是一名听障者,也是一位淘宝主播。在淘宝直播上用手语卖东西,是赛赛每日的工作。
在屏幕另一头,网线连接着的是同样沉默无声的工厂,有消费能力的听障人群大都聚集在这里,日复一日地做着体力活。
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多的听障者,他们大多从事着较为单一的重复性工作,男性以搬运工、钳工、焊工为主,女性则主要从事流水线普工、缝纫、插花、按摩、手工编织等。
与这个庞大群体不成正比的是,会手语的“听人”和手语翻译极少,这使得听障者缺乏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被困在无声的“孤岛”里。
图:手语主播紫薇在“听人”主播的直播间外观察学习。摄影
郑海鹏
手语直播的出现,让这个无声的群体,也能看着直播买买买,像他们眼中的“听人”一样,享受最新的生活方式。
赛赛每日直播五六个小时,为五十余款商品做直播。所有的信息,都要通过连续的手语表达,一场直播下来,她的手常常酸痛不已。
她却享受着这一切,她喜欢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