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苴却砚遇上三星堆中国苴却砚博物馆与三星

                            

年1月1日,在三线建设英雄纪念碑亮灯仪式暨第十三届欢乐阳光节(苴却砚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中国苴却砚博物馆与三星堆博物馆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进一步传承、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博物馆馆际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动两地文博事业发展。

00:12

合作协议明确中国苴却砚博物馆与三星堆博物馆缔结为友好博物馆,确立合作关系,重点在科研、文创、展览、信息交流、人员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增进两地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同时,两馆间开展研学互动交流。以“博物馆研学的力量”为主题,深层次开展两地博物馆研学实践交流,加强研学课程研发、研学线路设计、研学师资培训、研学理论探讨与交流等方面合作,推出“遇见三星堆”和“苴却砚是怎样制成的”等主题研学项目,推动两地青少年积极参与研学实践,让三星堆带动苴却砚持续释放无与伦比的创新力和传播力,共同推动博物馆研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四川文旅厅

双方还将“博物馆+旅游”作为体验式文化教育与旅游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打造“攀枝花一广汉、广汉—攀枝花”文旅互动旅游线路,相互引介本地游客参加文博之旅。

此外,在注重文创品类创新和消费群体培育的基础上,双方将紧扣消费潮流,致力于文创产品的研发,开发“首创”产品,使其成为连接博物馆与社会大众、增强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03:44

近日,一批以三星堆馆藏文物进行创作的苴却石文创产品已经亮相中国苴却砚博物馆,吸睛无数。不妨一起来看看。

一方《千里眼》,尽显鬼斧神工:砚底采用苴却眼石,石眼留在砚池上方,既不影响磨墨,又能欣赏石眼,可谓两得;砚盖选材相对灵便,膘石,黄膘、绿膘、彩膘均可。

一方《顺风耳》,色彩鲜明、庄重典雅,刻成三星堆青铜器形制,早已夺人眼球,而那些看似随性雕刻的背景图案,其实早已深藏匠心。

一方《三星堆石敢当》,庄重又不失诙谐,头像侧部,镌刻着川味十足的霸气方言,或许,四川人的幽默,莫过于此。

这方《耳聪目明,神思飞扬》壁挂,夸张凸出的眼睛、比例略显失调的耳朵,头上配一根极富动感和美感的插件,更显匠人巧思。

换一种思路,才能品味另一种文化内涵,正如这方《“四自”碟》,赋予三星堆“自我、自强、自省、自在”的意象特质。

笔筒、镇纸、印章、笔洗、笔架……通过匠人精到的创意,苴却石就这样和中国千年古风元素融汇相通。

壁挂、摆件、小挂件,匠人的灵感,来自对三星堆元素的独特理解,推陈出新,全新赋义,原来,大气高端的砚台,也可以这样接地气。

茶盘、茶香两用碟,放上三尺案台,观则是艺术,用则是生活。

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苴却石,相守亿万年,梦圆苴却砚!

遇见,即是美好的开端。

当苴却砚和三星堆欣然相遇,一定不负时代。

当三星堆和苴却砚携手并进,必将闪耀世界!

记者:蒲茂源

摄影:杨永李永忠

原标题《当苴却砚遇上三星堆丨中国苴却砚博物馆与三星堆博物馆缔结友好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yingxingye.com/syys/35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