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布会现场。图片:致谢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9月9日上午,“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中国首场发布会在影象上海艺术展览会(PHOTOFAIRS|Shanghai)论坛室举行。该摄影季的联合发起人——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办人、艺术家荣荣与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主席萨姆·斯道兹(SamStourdzé),部份专家顾问团成员、策展人、评论家,和来自厦门集美的相干负责人出席了发布会。
:影象上海首日频传销售喜报,潜入预展看10个精选展位
发布会上,联合发起人和总监之一的荣荣说到,年行将是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第十年,但是他觉得中国摄影师到现在其实还没有家,生态链有失健全。他对集美·阿尔勒摄影节寄与希望,以期可以带来更多的变化和碰撞,和更多的东西方交换。同时,他期冀摄影季能让故乡集美能够得以传播出去,让全球知道,中国有一个集美。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行将展出:萨拉·维斯瓦,“熟习土地上的陌生人”系列,。图片:Courtsyofthartist.
另外一位联合发起人及总监萨姆·斯道兹,也是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主席则表示,今年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把阿尔勒最好的八个展览带到了厦门。他向向现场来宾逐一介绍了这些项目和展览,包括“卡马格西部”、“惊奇怪兽——观看电影中怪兽的非传统套路”、“Toiltpapr”、“丛林秀”、“阿尔勒发现奖”、“阿尔勒摄影书奖”等。
荣荣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布会现场。图片:致谢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在去年首届集美阿尔勒摄影季上,依照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传统,也特设了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斯道兹表示,今年这个奖金为20万元人民币的奖项也会延续下去,去发现更多优秀的中国摄影师。去年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得主朱岚清的作品更是在今年的阿尔勒得以展出。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布会现场。图片:致谢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今年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约请到了顾铮、黄锐、王璜生、映里、凯伦·史密斯和后藤繁雄作为专家顾问。而9日当天,史密斯与顾铮出席了发布会。摄影理论家、集美·阿尔勒专家顾问顾铮在针对城市与摄影关系的发言中认为,城市是最大限度集中人、事、物的空间,所以偶发、偶遇的欣喜与美会在这样的密集碰撞中产生,它们是片断的、支离破碎的,这些特质和摄影作为时间切片这样的观看手段是一样的,所以城市和摄影很多时候是相互发现、相互鼓励的关系。同时,城市也是集中了各种各样问题的空间,摄影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发现并尝试探索解决方案。
:阿尔勒摄影节吹来非洲大陆之风,中国艺术家身影频现
另外,发布会亦首次公布了“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各个展览和项目的策展人和具体的展览名称。在发布会现场,也能见到朱津京、何伊宁、王欢等青年策展人的身影。在发布会前官方发布的策展人大名单中,也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年轻化的趋势。
在发布会后,artnt对荣荣进行了采访。
artntx荣荣艺术家荣荣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你是艺术家,也是非盈利艺术机构的创办者,虽然年起就在三影堂举行了“阿尔勒在北京”,但是与举行“集美·阿尔勒”这样一个大型范围的摄影季比起来,投入的时间、人力与精力都不可等量齐观。今年“集美阿尔勒”已到了第二届,能谈谈这几年具体的角色与工作内容吗?
年左右,我们想做三影堂这样一个摄影平台的时候,当时很清楚所要面临的挑战。固然,所有的一切都是跟我们对摄影的理想跟信仰有关。
我和映里作为艺术家,在创办三影堂最初的进程中都在渐渐学习。在那个时候,作为摄影家的身份,我们也创作了很多作品。但当我面对本土、面对中国这个土壤的时候,我们会提问:“中国摄影师的家到底在哪里?”
三影堂非常荣幸,在十年的时间里面,遭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并能延续下来。这期间,中国摄影的生态也在渐渐的发展和变化。作为一个身份的转变,那个时候作为艺术家,为何放下相机,要去做一个空间,要去传播摄影的文化?当时这个决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对我们来讲,不是不去拍照片,不去聆听快门的声音,而是我认为当下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我们创办三影堂,就是希望改变这类现状。我们要让摄影是人跟人之间交换的工具,要跟这个社会、跟国家、跟公众产生一种关系。
在比较年轻的时候,我也有机会去国外感受他们的影象文化,让我得以感受到他们对摄影的重视。其实在很多国家的很小的城镇,都有设立自己的影象机构和部门。在日本,摄影会有自己的美术馆。为何在中国,摄影就没有遭到重视?
我希望三影堂这样的平台会发出一种微小的声音。我希望这个平台可以提供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公众可以来到这个空间,跟摄影发生关系。这是摄影比较理想的状态。
现在策展团队已公布,我们也很激动地看到了更多青年策展人和学术研究者的参与。对青年策展人、展览和项目,有没有一个系统的考量和标准?你和萨姆·斯道兹又是如何协作的?
我和萨姆两人共同担当起全部摄影季的项目,我们各有分工,我们也会一起探讨全部项目。从阿尔勒空降过来6到8个项目,都是经过双方讨论决定的。
空降的项目以外,但是跟本土互动也很重要。我们有个环节叫做“在地行动”,延续了去年的概念,我们约请的年轻策展人陈伟,居住在厦门,对本土艺术生态也很了解。
策展团队上,我们今年有更多版块是很多年轻策展人和策展团队来参与的,我们今年也约请了5个策展人来提名集美阿尔勒的发现奖,发现奖在阿尔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奖项。在集美,我们也遵守原阿尔勒的规则,但是我们的发现奖是针对本土的艺术家。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获得者朱岚清在年第47届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中自己的展览前
你在艺术家、艺术馆负责人与大型摄影集发起人三个身份,是如何平衡和转换的?
关于身份的转换,确切问到我心里头来了。
与映里在三影堂的这么多年,有时候我们也非常的矛盾、非常纠结的:“我们为何会变成这样。”有一段时间我没有任何时间去创作和斟酌作品,但当我们有一天停下来的时候,我们还是觉得非常幸福,为何?由于所有一切跟人的接触和交换,还是离不开摄影的话题。
三影堂不但仅是展现我们的作品,而是我们把东西方作品带到中国来,把中国的东西带到外面去。这是摄影的一种传播,我认为这样的东西非常重要。
这么几年,我们在做的进程中,你就知道中国摄影的价值还是没有被人足够尊重。比如,我们美术馆系统几乎没有摄影的收藏和研究,但我觉得这样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摄影生态,非常薄弱,虽然有那么多摄影爱好者,那么多人爱谈论摄影。但是中国摄影没有家,我们的作品在哪里看的到?在美术馆?博物馆?大学资料馆?
确切从三影堂创办的时间里头,都是非常矛盾的。你要管理,要谈论,很多平常琐碎的情况。之前做艺术家,这些问题你没有碰到过,不会过问。但是你真正要做这个空间的时候,你就要面临这些情况。对我们来讲,既是未知,也是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希望能够去坚持到今天。
荣荣与映里创作的“六里屯”系列。图片:致谢艺术家
我和映里的作品都是共同合作的,所以我们相互有一些分工,包括生活和家庭上,我是对外,她是对内,偶尔角色也会呼唤。我有时也会在家里带带小孩,前段时间我带着小孩回到中国,让他参与一些项目。我们跟日本艺术家交换有很多,我们创作灵感也是来自于生活中。在三影堂时,我总是希望团队愈来愈成熟之时,可以脱身再去投身到创作。其实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也会抽空去拍摄一些东西。
关于平衡,这个词特别有意思,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平衡。不过呢,可以泄漏一个秘密——我是天枰座!可能刚好吧,有时候在非常失望的时候,到了极致,突然天亮了,阳光来了,你又觉得充满希望。这可能就是天秤座的性情吧。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单元介绍“年度阿尔勒”单元
卡马格西部
策展人:埃斯泰尔·洛克特、萨姆·斯道兹
惊奇怪兽!电影怪兽简史
策展人:马克·阿塔拉、弗雷德里克·贾科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行将展出扬·格罗斯“丛林秀”。图片:Courtsyofthartist
丛林秀
艺术家:扬·格罗斯
Toiltpapar
策展人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和皮耶尔保罗·法拉利
阿尔勒发现奖
艺术家:萨拉·维斯瓦、贝尼·比朔夫、萨拉·奎纳。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单元
专家顾问团将在开幕周期间完成对“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单元艺术家个展的考察并以公平性、公正性、学术性为基本条件,评选出“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得主并给予奖金20万元人民币。本届“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5位提名人/策展人是:海杰、蔡萌、张涵露、彭嫣菡、沈宸。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行将展出扬·格罗斯“丛林秀”。图片:Courtsyofthartist
“在地行动”单元
浮屿
策展人:陈伟
“亚洲影汇”单元
寻城记
策展人:秦伟
断片研究
策展人:李威仪
东京女性/新现实、新虚构
策展人:後藤繁雄
问渠——50年广州城市影象脉络
策展人:颜长江
蜷川实花个展
策展人:後藤繁雄
“影史回眸”单元
文人与史诗
策展人:高初、刘畑
中国摄影史名家原作收藏展
策展人:曾璜
“藏家故事”单元
见“性”见远——210世纪世界当代摄影大师名作展
策展人:靳宏伟
“无界影象”单元
幅起幅落
策展人:朱津京
虚构叙事的转向
策展人:何伊宁
被参与的物件
策展人:王欢
拓扑的时空
策展人:金酉鸣
图象的对位——旅美青年艺术工作者六人新作
策展人:彭嫣菡
庞然无声
策展人:沈宸
“摄影书集”单元
策展人:言由
专家见面会
影象研讨会
影象放映会
文:君君,CathyFan
artnt通讯掌握一手艺术资讯进入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