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怎么治疗 https://m.39.net/cm/a_o8p2mjx.html
打开电脑,点击鼠标,把图片一的鱼挪到图片二里,黄思国边看课堂笔记,边进行操作,这是老年大学的摄影后期处理课堂作业。
黄思国学习的地方,是重庆市渝北区老年大学。学书法、学舞蹈、学摄影……近年来,老年大学的各类课程受到欢迎,很多人在这里培养兴趣爱好,接受新鲜事物,在学习中感受别样的精彩。
重庆龙山街道花园新村社区的老人们在交流阅读心得。
学习需求旺盛
肩披红风衣,头顶银卷发,辜夕英踩着黑色小皮鞋,在舞蹈队列里跳得很专注。和黄思国一样,这段时间,她也在渝北区老年大学上课。
音乐停了,几名同学收拾东西出了教室,辜夕英擦擦汗,又练了起来。看着她灵巧的脚步,很难想象,她已经69岁了。
“以前就很喜欢跳舞吗?”“刚学会没几年。”辜夕英摆摆手。以前,她早上出门遛弯,中午睡觉,晚上看电视,“只想找点事来消遣时间”。老年大学的舞蹈课,让她的生活充实起来。
在渝北区龙山街道,学习排球成了张帮英每天固定的项目,“年轻时就喜欢运动,现在有机会学习球类运动,锻炼身体又有趣。”
据统计,去年9月以来,渝北区老年大学各类课程共约人次参与。不少老年人选择重拾爱好,这一点,渝北区老年大学的摄影老师罗剑雄深有感触。他的学员里面很多人其实是有基础的,“有年轻时候的底子,他们想学得精,把爱好变成技能。”
还有一些老人,即便平时忙于帮儿女照顾孩子,也会忙里偷闲学新知识。邓霞是一名教育机构的英语老师。“许多老人要辅导孩子做作业,英语常常让他们犯难。”很多来接送孩子的老年人都会向邓霞咨询怎么学英语,邓霞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句式,帮助他们和孩子互动。
湖北襄阳市老年大学的剪纸直播课程。
参与渠道多元
老年人群体强烈的学习需求,催生出多样的教育形式。
见到张毓华时,他正提笔蘸墨。“以前不会写毛笔字,现在是从基本功练起的。”张毓华的家距离渝北区老年大学有十几公里,下雨天他也从没间断上课。国庆假期前,不少人都做好了出行游玩的准备,他所在的书法班依旧全员到齐,“上课比干啥都高兴。”张毓华笑着说。
为了让来上课的老年人真正学到东西,重庆大渡口区老年大学鼓励大伙把班里的活动做成小视频,上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