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期间,许多机构照例推出各种婚纱摄影服务促销活动
记者发现北京婚纱摄影行业存在隐性服务陷阱-中小企业网
政策法规 2012-5-8
有规范的合同不用 没标明的收费要收记者发现北京婚纱摄影行业存在隐性服务陷阱王建中 摄 □ 本报记者 朱祝何 每年的“五一”小长假,对婚纱摄影机构来说,是不可错过的促销良机但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相关权威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服务合同被一些摄影机构束之高阁,被诟病多年的二次消费等摄影服务质量问题尚未绝迹,消费者仍在承受着婚纱摄影服务的隐性之痛,难享高质量的服务 规范合同难寻踪影 记者查询了解到,作为婚纱摄影服务行业的规范性文件,《北京市婚纱摄影服务合同》(以下简称《合同》)详细规定了儿童摄影行业委托人(甲方)和受托人(乙方)的服务形式、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对婚纱摄影行业的服务作出了具体界定与明确规范,为双方当事人协调处理服务关系及服务纠纷提供了相关依据 规范性合同的条款摆在那儿,那么行业实际的执行情况又如何呢?为一探究竟,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市多家婚纱摄影机构 “五一”假期来临之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千鹤家园社区安家的多家婚纱摄影机构就打出了折扣促销的招牌记者以拍摄婚纱照的名义,走访了千鹤家园社区3家摄影机构,几家机构在摄影套系及价格上大同小异,差异之处在于各家的服务合同,一家一个样在这些机构里,难见《合同》的踪影,有些摄影机构甚至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份《合同》 4月30日,记者又走访了北京市西单中国摄影行业现状北大街,街上分布着数十家婚纱摄影机构,有“婚纱摄影一条街”之称在走访的5家机构中,记者以“为了消费放心”为由,表示希望提前看看服务合同其中,有2家机构没有提供自身的服务合同,另外3家提供了合同,名称却格外统一——预约单一家摄影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摄影机构都把预约单作为服务合同来使用,而选用规范性《合同》的机构相对较少 记者将婚纱摄影机构的预约单与《合同》进行对比发现,预约单一般只有1页纸,仅有拍照时间、地点、套系名称及费用等简单信息,而《合同》则包含八大类条款20多项子条款,不仅包括服务时间、地点、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双方其他权利义务、双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及其他约定事项等 二次消费依儿童摄影行业前景然存在 北京市海淀区的消费者梁冰最近正被拍婚纱照一事所困扰她告诉记者,在比较了几家摄影机构后,仍不清楚该选择哪家来拍照,原因是几家机构提供的服务合同不规范,而自己提出使用规范性《合同》的建议也被商家拒绝,担心后期拍摄婚纱照期间产生二次消费及服务纠纷记者在西单北大街随机采访想拍婚纱照的年轻人发现,梁冰的担心也正是大多数消费者的担心 《合同》第五款“双方其他权利义务”中的第四项规定,乙方应当在签订合同时向甲方如实、全面地告知除预约套系外其他可能收费的产品、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早在2005年7月,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质监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北京市摄影行业服务规范》开始实施其中,有一项条款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儿童摄影行业为:不明示服务项目、不明码标价,不事先说明收费项目、服务项目、加工方法和服务方式的行为 翻开市面上婚纱摄影机构的预约套系,多数均标明“绝无隐性消费”但记者了解到,除预约套系规定的价格外,一些婚纱摄影机构在服务中仍会存在收费的产品与服务,比如车费、景点门票费、餐费、鲜花以及化妆涉及的定妆液、假眼睫毛、美甲等都可能是收费项目在实际消费中,签订合同之前,摄影机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主动告诉消费者这些二次消费内容,而在拍照过程中,摄影师、化妆师等就会竭力推销额外收费的产品,以赚取提成 记者感言 《合同》束之高阁、二次消费时有发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一方面,《合同》不具备强制性效力,对儿童摄影行业新闻摄影机构没有约束力;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一些摄影机构通过隐性消费制造温柔陷阱,不愿放弃隐形背后的巨大利益因此,消费者在拍婚纱照之前,要详细了解摄影机构及各类消费项目,在规范服务合同上做文章,力争将各种隐形消费写进合同,使其书面化、透明化另外,婚纱摄影机构应主动担负起提升服务质量的首要责任,规范合同,杜绝隐性消费,做到服务透明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安心消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行业竞争力 《中国质量报》
白癜风的专科专家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