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作为论坛的主持人,首先把自己的一个心结抛了出来:2013平遥摄影节上,一位外国策展人对他说,平遥摄影节上“最装最假”的就是中国学生的作品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唐东平的发言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论坛的声音“大家刚才说摄影教育有问题,摄影市场有问题的确有问题!可话说回来,摄影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摄影的实用性人才,没有义务培养艺术家,艺术家也不是可以被学校培养出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们拍得不好,可以理解”
一位到场的摄影迷在微博上感叹,解剖中国摄影,对于在座的诸位批评家而言,或许是一场太大的手术的确,唐东平言罢,一阵短暂的沉默后,那日松看了看表,有意结束这场讨论:“看来,这不是摄影之儿童摄影行业前景病,而是社会之病”
唐东平说:“市场不健全,不仅仅是市场的问题我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吗?满眼都是全民娱乐化,不对,是 愚乐化 !思想的混沌导致了创作的病态,创作的病态反过来进一步导致了市场的疲软!缺乏思想,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现在很多学摄影的学生和年轻摄影师都想走捷径,急于商业化、急于成名,作品缺乏生活基础,很空洞”旅美多年的摄影评论家陈建中严肃地指出,“这对摄影市场的培育特别不好”
作为奋斗在摄影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自天津美院摄影系的刘高峰聊起这个话题很痛心“如今摄影教育有两个现状:第一,体制混乱,权术大于学术第二,许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教师带来了另一个极端——盲目地学了些时下最流行的东西,过分追求技巧摄影行业市场分析,却并不清楚中国摄影总体上缺的是什么,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中国本土摄影和本土生活体系的认识和把握!”
批评家们纷纷指出,中国的摄影市场在各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发达的、产业链完整的艺术市场通常有着强大的资本推手,相较于美国摄影市场的高度成熟,陈建中慨叹中国的富裕阶层似乎没有支持艺术的动力和想法他笑言:“中国的煤老板要在这方面补补课”
现场又一次沉默了
10月19日下午,北京798艺术区里的映画廊里,一群包括陈建中、窦海军、曾璜、刘高峰、唐东平、海杰等在内的摄影批评家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学术论坛“解剖中国摄影之病”带来各自的观点在这个人手一部相机的全民抓拍时代,中国已被逐渐认为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大国但表面的繁荣和频频举办的摄影行业分析报告摄影展、艺术节,难掩中国摄影内在的问题丛生今天的中国摄影到底“病”在何处?“病”从何来?
尽管新锐摄影师常能尝到短期甜头,但收藏市场却又难以真正认可他们批评家海杰直言:“中国藏家往往不愿意冒险,只认王庆松这样公认的艺术家作品;中国摄影批评家对新锐也不敢发声,唯恐看走眼毁了一世英名”一方面作品价格价值不对等,另一方面作者往往难遇伯乐,海杰用4个字概括摄影市场乱象:“香臭不分!”
听到这里,被那日松称为“摄影界老愤青”的窦海军忍不住站起身,直接走到观众中间,对他眼中的摄影界通病展开炮轰“对于年轻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我们可以多引导那些被供为 大师 的 摄影家 才最应该接受苛责!摄影界如今充满了 文革 遗风,摄影行业分析报告互相打压,各立圈子,鱼龙混杂,乌烟瘴气!” 窦海军觉得,逐利的“大师”们给年轻人带了个坏头,这让他难以容忍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些摄影人有话要说摄影界的未来一代得到如此评价,让那日松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观众席里的一个小伙子突然举起手来,不满地说:“我原本期待今天能聆听一场激烈的、有建设性的碰撞,可是没有中国摄影的病,到底怎么治?”
批评家们认为,不仅摄影教育失范,中国的摄影市场状况也堪忧资深摄影人曾璜对国内摄影市场有一个基本判断:“价格与价值不符”在浮躁的环境下,许多刚出道的年轻摄影师的作品其价格就能达到每幅一二万元,而与此同时,曾璜近来购入的一些摄影史上的硬通作品,其价格却不过每幅二三千元曾璜认为摄影行业风险分析,我国摄影市场空间畸形,难以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
白癜风患者要注意提防冻疮的危害白癜风患者可以使用的食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