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让老年生活更有温度,为终身学

                            

重阳佳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向全国老年人致以节日祝福。江苏开放大学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老年人终身学习的“助跑者”,为老年人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这些高龄学霸,拥有不一样的退休生活

梦想不老,追梦正好。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注重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来到江苏开放大学,追求更加“有品质”“有趣味”“有特色”的老年生活。

张焕国是江苏开放大学老年本科首届毕业学员、诗词赏析方向。他入学时已86岁高龄,经过两年半的刻苦学习,88岁顺利毕业,成为中国最年长的本科毕业生和学士。年9月,张焕国被遴选为江苏省全民终身学习“百姓学习之星”;10月,又被遴选为全国十大全民终身学习“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其先进事迹在《中国网》《央广网》《中国之声》《东方网》《南报网》《南京日报》等6家央媒和十多家地方媒体广为报道。

(88岁高龄学霸毕业生张焕国)

首届学员、诗词赏析方向许荷生81岁入学,83岁修满学分。他在毕业感言中说:“老年人经历了大半辈子风雨,思想认识和情感世界更加深化而理性,在审美取向上与古人在诗词中展示的意境特别容易产生共鸣。每读王维的《秋夜独坐》诗,在静夜冥思,回首人生,观察社会时,思绪总会无边无际地漫游,有时心潮波澜激荡,有时冷眼静观,有时心境空灵、淡然。……我在晚年有幸参加江苏开放大学老年学历教育试点,在个人生命史上是很有意义的一页。”汉语专业79岁的李红彬同学在第十二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中获得了金奖。她十分兴奋地说:“没想到自己竟能拿下金奖,是江苏开放大学助我走上了领奖台。”

这些银龄“学霸”们,是终身学习道路上的奔跑者,也深刻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涵义,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提供老年教育优质“菜单”,涵养老年人精神家园

今年6月,江苏开放大学毕业典礼上,这群银发毕业生们穿着学士服开怀大笑,形成了一道生动的风景线。他们是江苏开放大学老年学历教育本科毕业生。

年秋,江苏开放大学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决定在全国率先举办老年学历教育试点,打通全民终身教育学历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年4月,学校开设老年本、专科学历教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老年本科学历继续教育零的突破。

学校开设了老年教育学历教育本科专业3个,分别是文化产业管理(书画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摄影方向)、文化产业管理(诗词赏析方向);专科专业两个,包括汉语、摄影与摄像艺术。学校还开设了国画、书法、摄影等10余个非学历专业。

专业教师正在手把手教导老年学员如何绘画荷花,学员们满怀激情地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祖国大好花田。这是学校书画课程班花鸟画老年学员外出写生的动人一幕。据艺术学院教师文爽介绍,老年学员们学习愿望很强烈,平时八点钟上课,有的学员七点钟不到就来到教室练习,晚上回家还会认真研究课上学过的书画技巧。这些老年学生们乐在其中,陶然自得,是夕阳风采最好的展示。

学校还举办了老年书画课程班结课作品展,展出了楷书班、行书班、隶书班、篆书班、草书班、花鸟班、山水班、人物班共90余件作品,不仅展示了退休人员的学习成果,还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与追求。体现了新时代退休人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状态。

开在“家门口”的大学课堂,提高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校将老有所养,老有所学变成了现实,将特色老年教育打造成品牌。学校与南京市浦口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合办“社保情艺学堂”公益项目,为社区离退休人员构建一个可以交流的公共艺术平台,江北新区的老年人们,可以免费上社区的艺术“学堂”,以艺术养心养老,让夕阳更美!

学校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10月11日,受鼓楼区热河南路街道新和园社区党委特别邀请,公共管理学院李燕老师为社区居民开展了一场名为“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怎样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的公益讲座。讲座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社区居民积极性很高。

学校积极通过精神养老服务地方,秉承终身教育理念推动老年学历教育进乡村。5月28日上午,江苏开放大学级老年学历教育新生开学典礼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角斜镇滨海新区举行。老年学历教育海安市角斜镇教学点今年首次开展招生。这是学校加强与地方联系,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老年人创造更宽阔、更美好的学习空间的又一尝试探索。

江苏开放大学,正在以多种举措构建老年教育新格局,为老年人带来优质教育服务,让老年人从“养老”到“享老”,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洒满阳光。

(整理丁苏怡)

责任编辑:徐路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yingxingye.com/xzzsy/35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