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办,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中国摄协教育委员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网络部承办的“坚守中华立场展示中华文明”文物摄影研讨会暨文物摄影高级人才培训班开课仪式,近日在京举办。
本次研讨会、培训班旨在培育、引领和团结文物摄影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文物摄影专业水平,提高文物展示、传播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表示,中国摄协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通力合作,在培养文物摄影高素质专业人才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第一期培训班已培养多名文物摄影人才,为提升文博系统影像工作专业水平奠定了人才基础,文物摄影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摄影与文物领域的融合,必将推进文物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阐释和传播。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波表示,此次研讨会和培训班是文博与摄影两个领域的跨界交流,为展览展示、保护利用、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双方将继续积极推动用影像技术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利用摄影语言优势,充分展示文物所具备的历史、文化价值。
研讨会围绕培养文物摄影高素质专业人才、用影像表现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明视觉形象等文物摄影话题展开。此外,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及其网络部负责人还介绍了文物摄影人才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具体举措。在“育新人”方面,落实基层文物摄影人才线上培训、“春风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视觉传达课程、覆盖基层摄影群体的常态化文物摄影月拍计划,以及与南京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开展的校际文物摄影专题合作研究;在“展形象”方面,开展“一展一拍”计划拓宽文物摄影应用场景与频度,持续推进“科技中国,古往今来”摄影项目、“文物进课堂”之中小学课程文物影像库、“我的家乡影像志”、文物讲述普通人革命故事等主题活动,以及线下文物摄影高级人才实训。
据悉,2月18日,中国摄协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在京签署合作协议。“文物摄影专业人才系列培训”作为双方合作的开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8月2日至9月8日开展的“文物摄影专业人才系列培训”,现已完成“文物摄影培训班”的线上教学内容。作为文博系统首次开展的摄影专业培训,报名人数达到人,其中文博工作人员占47.5%,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文博单位。师资队伍由来自中国摄协、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国文物摄影学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组成,课程内容主要涵盖文物摄影理论、文物拍摄技巧、色彩管理、技术相机操作、实操案例演示、图片编辑及线上展览等,以满足基层文博单位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传播、展示等工作需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