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宁超群图片编辑:李兴文
18世纪60年代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以人类难以想像的伟力,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与走向。与这场工业革命结伴而来的还有摄影术。从此,摄影与工业结下不解之缘,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国痛失了这波工业化浪涛带来的机遇,酿成了近代屈辱的历史,还为日后工业化赶超留下了诸多障碍和隐患。这一艰难曲折的发展进程,势必影响中国工业摄影的发展。因此,结合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来探讨工业摄影的现状及前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现状:在浮躁、迷茫中渐见理性的灵光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如火如荼地推进多年以后,中国才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师夷之技以制夷”,开始工业化的补课和追赶。中国的工业摄影起步更晚,直到年,才出现唯一一位表现工业题材的老摄影家金石声。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才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工业摄影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和工业摄影名家。如李秀生的中国造船工业发展系列中的《螺旋》,就获得了年联合国举办的工业发展摄影展和平奖章。但与刘易斯.海因、尤金.史密斯、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等一批世界顶级摄影大师比,在世界偌大的摄影艺术星空中,还很难找到属于中国摄影师的夺目星座。
李秀生摄影《螺旋》
我国工业摄影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从时间层面讲,缺乏连续性建国65年工业摄影发展,大概经过了黄金发展期、低谷徘徊期和反思追赶期三个阶段。在“一五”、“二五”时期,尽管当时工业摄影的基础和条件很差,但成就颇丰的工业发展实践,促成了工业摄影进入黄金时期。众多摄影师涌向工业战场,记录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特别是“铁人”王进喜的影像,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标识,影响了一代乃至数代中国人,从视觉感动和精神引导方面,为推进新中国工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发生“大跃进”特别“十年文革”,整个经济陷入“狂热”与浮夸,后来又让位于“阶级斗争”,工业化先是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继而陷入停滞甚至中断,工业摄影随之跌入低谷,进入徘徊期。从年到年前后,农业、商贸、科教,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发展,成为热门话题,工业摄影退居次要位置,几乎形成一个断层。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这时开始,
《工地协奏曲》陈继荣摄
长期以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工业特别是国有老工业,体制机制、市场需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集中爆发,相继陷入亏损、停产、倒闭、破产的困境,捧了几十年“铁饭碗”的工人“老大哥”连就业和生计也成了极大的问题,工业问题再度引起国家和全社高度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