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VS单反,未来摄影的主流到底是什么

   关乎摄影,关乎闲聊,乱世浮生偷得几片闲。   

        (Myphotography)          

摄影历史上有很多时代性的产品

从旁轴到胶片再到数码

微单是下个主流吗

这,就要从相机的历史说起,故事不长...还满精彩的...

六月末与女神的约会

那天,微雨敲击过的城市在夏天的调戏下很快就忘了悲伤,尽情的在晴天里展露身姿。

上午女神突然的一个约拍电话把我从做梦之我为帝王的世界强行拖到了现实,于是我只好背上我的微单小情人陪女神啪了...哦不,拍了好几组照片,就在快要结束的时候女神突然问到:

“月哥儿,看你玩摄影这么久了还用的小相机,为什么不换个专业点的单反啊?”

当时我愣了一下,然后突然涌上来一股豪气,我要很专业的告诉女神,这不是小相机!这是不比单反差的专业摄影器材!女生不要只喜欢黑长粗!但是话到了嘴边,我却不知道怎么言简意赅的告诉她微单跟单反的区别...

但要是长篇大论从头说一遍相机的发展史,肯定要找个餐厅坐下来聊,聊完了肯定又要去散散步,散散步过后可能又要去她家坐会,坐的时候又要聊好久的天...不行不行,万一耽搁了晚上跟小伙伴开黑那就失礼了,于是我义正严词的告诉女神我回去要整理一篇相机的发展史发给她...

这篇文章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玩摄影的人明确方向,帮助不懂摄影的人多一项吹牛的技能.

心动了么...请认真看下去!

旁轴相机的时代

为了便携性,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属于自己的旁轴相机,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徕卡M系列等,小小的一台相机,集合了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技术,可以说旁轴统领了相机的一个时代。

旁轴相机的取景光轴位于镜头光轴的旁边,彼此平行存在,因而取名“旁轴”,但这个取景系统却是旁轴的致命缺点,因为通过独立取景器取景,所以取景时会存在一定视差,没有办法做到所谓的“所见即所得”。

举个栗子

大家都知道新闻工作经常需要长枪大炮来配合工作,而旁轴镜头超过85mm就基本对不上焦,所以它的淘汰也是历史的优胜劣汰。

旁轴相机的成像原理,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旁轴相机这个严重的缺陷,各大厂商为了解决问题拼命的研究,事实证明人类确实是最聪明的种族,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的情况下,一种全新的取景模式诞生了,让我们见证单反相机的王者登场!

胶片单反时代

为了解决取景器并非所见即所得的问题,厂家们普遍采取的方案是利用反射

“在机身内部增加了反光板跟五棱镜”

“当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反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

“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几乎达到了“所见即所得”

这就是单反取景系统的成像原理。

单反相机的成像原理,图片来自网络

胶片单反的巅峰期

由于单反相机的全新成像原理,各大厂商的镜头群全部推翻重新设计,接着就诞生了无数发光发热于那个年代的出名镜头,单反的机身也在不断的推出跟大卖,可以说到达了摄影史上的一个巅峰时代。

尼康胶片相机,图片来自网络

胶片单反的缺陷

然而这样的一个设计固然解决了“所见即所得”的问题,但是带来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相机的体积跟重量直线上升,严重影响拍摄体验。

过于显眼的庞大相机,在拍摄人文题材的时候甚至会影响到拍摄对象的情绪,太容易给人一种压迫感,所以黑长粗≠好画质!

胶片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大大的降低了专业摄影者的工作效率,一张好的作品需要经历好几个步骤,最快也要是第二天才能拿到照片,也可能会因为药水、暗房、曝光等原因达不到想要的结果,白白耗费时间、金钱。

胶片时代的相机可不像现在人手一台的数码单反,当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是在50元左右,而最便宜的相机都是元以上,更不要提还有购买胶卷以及冲洗照片的花费了。

单反相机体积、重量过大影响拍摄

胶片不稳定性跟时间性

曾经这样一个小黑房锁住了百分之九十的摄影爱好者,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胶片单反的拍摄成本实在过高以及成像的不稳定性跟时间过长,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跟使用体验,于是万能的厂商们又开始对弊端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还有什么能阻挡人类进攻的脚步呢,于是数码相机帝王般的降生了。

数码相机的诞生

数码相机跟胶片相机的区别就是用一块电子感光元件替代了胶片,达到了人们想要的“效率”的要求,果然懒惰才是文明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数码摄影技术中,厂商应用一套自家的色彩模式来达到相机的直出效果,一秒钟拍好了照片,一分钟就可以传遍整个网络,着实省去了胶片上花费的功夫,效果震撼人心!

相比较各个胶片厂商在胶片上花费的无数精力跟金钱,数码时代的照片作品的色彩已经是完全放手让摄影者去调出自己喜欢的风格,发展到了今天,摄影圈里已经有了无后期不摄影的口号,可见数码单反对摄影爱好者的诱惑力。

数码相机的发展

年,柯达推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数码相机DSC-

年,卡西欧推出了第一台液晶屏取景的相机QV-10

3年,佳能推出了第一款“廉价”相机EOS-D

6年,各大厂商宣布不再研发胶片相机并关闭多条生产线,胶片退出历史舞台

而相机发展到了今天,高端单反相机几乎没有缺点...

佳能恐怖的镜头群...图片来自网络

介绍了单反相机的各种优点,接下来我要开始颠覆你们对单反相机的看法了。

上面说到为了解决旁轴相机的缺点,新的取景系统加入了反光镜跟五棱镜,几乎达到了“所见即所得”,但请注意,单反相机的视野率一般是达不到%的,这是物理问题,随着资金的投入跟技术的更新,高端相机几乎快要接近%的视野率,但这又完全是在牺牲了体积跟重量的前提下做到的,于是乎无反相机隆重登场了。

无反相机的诞生

无反相机利用感光元件的电子传输,直接将映射的物体显示到电子屏上,在不需要反光镜跟五棱镜的情况下,%真正做到了“所见即所得"(也就是说旁轴相机那个时代要是有现在这种高科技的电子技术,真的就没有单反的什么事儿了...)。

无反相机在保证了画质的情况下解决了反光镜跟五棱镜带来的体积跟重量问题!

而反光镜的移除使相机的法兰距又回到了旁轴时代,相比较旁轴相机的不可更换镜头,微单更像是一个全面到可怕的Boss,它的诞生也解救了无数被遗弃在角落里的老镜头,西德、东德,旭光学、富冈光学、俄国镜和电影镜,这些辉煌过却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的镜头,因为号称万能转接的微单而重新大放光彩。

索尼轻便的NEX-5,图片来自网络

商业用语上“微单”就是指索尼注册的商标,非商业用语上“微单”就是指各家的无反相机。

无反相机的发展史

松下在8年推出了第一款无反相机G1

三星在年推出了第一款APS-C画幅无反相机NX10

各大厂商在年相继推出无反相机,数量达50款

索尼公司在年推出了第一款全画幅无反相机A7

哈苏公司在年推出了第一款中画幅无反相机X1D

科技还在继续发展...

最后谈谈相机的未来

个人觉得现阶段微单相比单反还存在的缺点

单次对焦跟追焦连拍速度

续航能力

镜头群的缺少

毕竟单反发展了这么多年,不管是厂家对相机的调教还是背后庞大的镜头群,都不是微单可以而微单才刚刚起步,不管是价格还是数量都远远比不上单反,这就造成了单反入门机销量惨淡,而高端机却几乎不受影响。

可在我看来这根本都不算缺点,因为两种技术的核心模式决定了以后的发展前途,微单无疑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主流摄影器材,而这一天肯定不会很远的。

谈谈几大厂商的态度

我认为现在微单的尴尬地位跟佳能、尼康等厂商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他们早点把市场跟研发放到微单领域,众多摄影爱好者也会早点拥有更好的摄影体验,而不是纠结索尼全幅的同时懊恼镜头的极缺。

但是科技在发展、机身在进步,镜头在稳步增多,大厂商们放任索尼在微单领域的火力全开。

是好是坏,我们拭目以待!

下一期预告:统治了一个时代的老镜头们,现在回来了!

由于落月君还是一个为生计发愁的小职员,所以文章不能保证何时发,但请你答应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yingxingye.com/ggsy/31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