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1222/4541986.html
什么叫清晰,什么叫模糊,这些字眼相当含混,各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对景物的清晰度定出一个客观的标准,作为衡量景深的依据。这个标准规定:第一,物体分散圈 的直径在四分之一毫米以内
第二,观看照片的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例如,有一幅照片,在明视距离上观看,影像清晰的部分,说明其分散圈的细度合乎标准,没有超过规定的四分之一毫米时,在眼睛看来几乎是一个“点”,并不感到是一个斑,也就是说其清晰度是符合要求的。照片上影像模糊的部分,就说明分散圈超过了规定的限度。根据这个标准,摄影时凡是位于景深范围以内的景物像的清晰度都能达到要求,看起来不会有模糊的感觉。分散圈与镜头焦距有关;各种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对分散圈直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长焦距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对分散圈直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长焦距镜头可以放宽一些,对短焦距镜头就严格一些。一般规定,分散圈直径都限制在镜头焦距的千分之一以内。按照这个标准,一只毫米的镜头,其分散圈直径为毫米/,也就是1/4毫米。用这种镜头拍摄的照片在明视距离上观看,像的清晰度是够标准的。如果镜头焦距为毫米,分散圈直径则为1/2毫米,比规定的大了一倍,看起来就成为模糊的了。问题不是毫米镜头的清晰度不够标准,而是观看照片的距离没有相应地拉开。由于焦距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所以观看照片的距离也必须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即放在毫米处观看,则分散圈就不是一个圈而是与“点”无异,影像仍然是清晰的。观看照片应以焦距作为观看的距离,因此以明视距离作为标准,就只能以毫米镜头拍的原版照片为限。如果镜头焦距小于毫米,比如是50毫米,分散圈直径为1/20毫米,把照片放大五倍,观看距离也增加五倍,分散圈直径还是够标准的。以千分之一焦距作为分散圈直径的限度,是个最低标准,不少镜头规定的清晰度标准比这要高一些,如为焦距的一千五百分之一等。因此,在计算景深时必须考虑到这个情况,否则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例如f16的景深大于f2。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镜头焦距一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例如焦距mm的镜头其景深效果小于焦距28mm的镜头。 ●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即可允许的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时,如采用接触印相或小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景深就大些;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小时,如采用高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时,景深就小些。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例如,镜头焦距75mm对焦在2米处,f16的景深是1.5――3.1米,而对焦在5米处,f11的景深为3――11米。光圈小的(f16)景深是1.6米,而光圈大的(f11)的景深则是8米了,这是由于摄距不一所至。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内。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第,摄距越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原规律相反了。 ④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运用这种控制,我们可以缩小景深,仅仅清晰地表现重要的物体而使其突出,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我们也可以扩大景深,使所有的被摄体在阵面上都清晰地展现,表现出它们的每一处细节。尽可能采用最小景深或最大景深的调节,能增强上述效果。这也是对景深的两种最主要的应用。 ●获取最小景深在一幅照片上,小景深效果能使环境虚糊、主体清楚,这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景深越小,这种环境虚糊也就越强烈,主体也就更突出。摄影上又称这种小景深技术为“选择性聚焦”。景深越小,聚焦的选择性也就越强烈。在拍摄中,欲取最小景深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由于光线太亮,使用最大光圈配合相机上的最快速度,曝光仍然过度的话,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灰色滤镜”;方法之二是换用片速低一些的胶卷。除了使用最大光圈外,缩短摄距和换用焦距更长的镜头也能减小景深,但要注意摄距太近会使前后景物的透视过于强烈而导致失真感。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 ●获取最大景深要想使所有的被摄景物在画面上都能较为清晰地现现,则需要尽可能大的景深,景深越大,被摄景物的清晰度也就越高。欲取最大景深的最简易的方法就是缩小光圈,尽可能使用相机上的最小光圈。如果光线太暗,当使用最小光圈时,相应的快门速度太慢,以至无法手持相机拍摄时,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三脚架或类似的支撑物;方法之二是换用片速更高的胶卷;对于室内的拍摄,也可增强照明。除了缩小光圈可增大景深外,增大摄距或换用焦距更短的镜头也能增大景深。但是注意增大摄距时,成像也相应减小,换用短焦距镜头时,视角也相应扩大了。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详见第四节)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⑤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在拍摄实践中,当需要了解具体的景深范围时,可以查看相机上或书本上的景深表,也可自行计算出你实际拍摄时的景深范围。
●相机上的景深表大部分相机上都有简易的景深表可供查看景深范围。相机上景深表的位置有的在镜头筒上、位于镜头上光圈刻度与距离刻度之间,采用对称的光圈系数如“
16、11…11、16”指出每一光圈在某种摄距时的景深,如用f16拍摄,这种景深表上两个对称的f16标记所指向的距离刻度,一个指景深的远界限,另一个指景深的近界限。相机上的景深表有的位于相机的聚焦钮上,通常采用一组“U”字型的线条,用“U”字的两端在距离刻度上指出景深范围。相机上的这种景深表只能作为了解景深范围的一种参考,这是因为除了在相机上无法作出精确标度的客观原因外;厂家制定这种景深表的清晰度标准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厂家并不了解你对不同照片的清晰度要求,也不了解你准备放大为多大尺寸的照片。因此,当你要求高清晰度影像时,或要高倍率放大时,就应该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如拍摄时用用f11,就按f8或f5.6的景深掌握,反过来,当你需要相机上f11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时,就用f16或f22拍摄。这样才能在高倍率放大的照片上达到预期的景深效果,或者说能提高你的景深范围内的影像清晰度。 ●表格式的景深表在摄影书籍上常常可以找到一种表格式的景深表,它们是列出一些镜头焦距与相应光圈、摄距的景深范围。这种书本上的景深表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比相机上景深表的准确性要高。但是,不如相机上景深表使用方便。而且,在镜头焦距多样化的现代摄影中,这种表格式景深表的局限性就显得更大了。
使用这种表格式景深表时,要注意它也是以某种模糊圈为标准的,当你需要更小的模糊圈时,也应按照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文字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9)完结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8)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7)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6)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5)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3)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2)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1)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0)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9)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8)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7)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6)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5)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4)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3)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2)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1)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0)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9)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8)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7)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6)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5)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4)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3)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2)
ps高高手之路,李涛说后期(1)
怎么后期让照片更通透?
摄影后期中的曲线到底怎么用
后期不能忽略的降噪处理
CaptureOne系列教程--局部调整工具用法
CaptureOne系列教程--色彩平衡工具
CapturOne系列教程--降噪工具(原创)
CaptureOne系列教程--色彩编辑器
CaptureOne系列教程--曲线调整工具
captureone系列教程--图库工具
CaptureOne与PS组合使用让照片更上一层楼
干货:一张照片正确的后期处理思路应是这样的!
深度剖析PS中的3大类调色功能
PS摄影后期图像分析与应对
故宫光影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拍?这篇教程总结了以往拍摄故宫光影的心得
·END·
有些文章是不发朋友圈的,更多干货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