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摄影报道创作型人才培养r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2607.html

10月31日-11月2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摄影报道创作型人才培养”创作组学员赴淄博市博山区开展脱贫攻坚主题摄影采风活动。

博山,地处山东省中部,这里人文底蕴深厚,陶瓷文化享誉世界,是著名的“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中国琉璃之乡”。这里自然风景绝美,瓜果林木遍布,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采摘旅游。面对脱贫攻坚的重任,博山人不等不靠,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故事。这是学员们期待已久的一次采风创作活动。他们深入博山区乡村深山、工厂村窑,用镜头记录这个收获之秋里农民喜笑颜开的幸福表情,记录中国陶瓷、琉璃文化的传承创新,用镜头记录时代,用光影见证发展。

用镜头记录博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路

31日,学员们首站来到和尚房村。金秋时节的和尚房村红叶漫山遍野,大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势,盘踞脚下的齐长城遗址又为这里增添了一丝深沉肃穆,吸引着学员不停地按下快门。“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有力资源,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带动乡村振兴,值得我们每个学员学习和记录。”学员刘天浩表示。

学员们置身秀美博山,感受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随后,学员们来到位于姚家峪禹王山居的山东省内第一家照相机文化馆观摩学习。这里的余台各式相机摆满展架,让学员们大饱眼福。“这里是摄影人的‘大本营’,对于宣传相机文化、普及摄影知识、促进当地文旅发展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是一项值得大力宣传和记录的创新工程。”学员苏昕表示。

照相机文化馆馆长王延刚为学员们介绍藏品相机

淄博是我国五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博山是重要的产业基地,而山头更是博山陶琉主要发祥地之一。第三站,学员们来到山头镇古窑村探寻博山源远流长的古窑文化,记录这里随时代发展逐渐被取代的“馒头”窑。虽然随着技术进步,旧式老窑逐渐被废弃,但由此而兴的陶瓷历史不断,今人正通过努力将当地陶瓷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古窑的炉火也将生生不息。

学员们来到山头镇古窑村探寻博山源远流长的古窑文化

“世界琉璃在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在博山金祥琉璃制作车间,学员们被博山匠人的高超技艺所震撼。目前,金祥琉璃已经培养出国家级琉璃大师2人,省级艺术大师3人,是博山地区较大的琉璃文化创作和传承地。“在博山,琉璃工厂不仅仅是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更是一方水土的文化传承。”创作之余,学员们放下手中的相机,亲自体验琉璃制作工艺,将切身体验融入摄影创作。

定格琉璃生产工艺,共同传承和弘扬“琉璃文化”

11月1日,学员们来到泉子村和马家沟,切身体验这里“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绿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在泉子村,眼前一座座民宿别具特色,满山瓜果挂满枝头,学员们怎么也想不到,这里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自年以来,该村借助古村落原生态的优势,发展独具泉子特色的农家乐生态乡村游,做好文化旅游脱贫这篇大文章,生意火了,村民富了,百姓从生态发展中大受其益,为决胜脱贫攻坚、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好客山东”新未来贡献了力量。

泉子村为决胜脱贫攻坚、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好客山东”新未来贡献了力量

博山镇的马家沟村正在举办第五届“果王擂台赛”暨苹果采摘节,因地处淄河最上游特级水源保护地,充足的阳光和富含矿质的山泉水使得这里种出来的苹果口感独特。目前,马家沟村林果种植发展迅速,以林果经济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继续壮大,有效带动了全村脱贫致富。

生态农业,产业脱贫

位于五老峪村的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是博山区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的新探索,该度假区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构建和探索出“农业+文创+旅游+养老”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带动作用。

学员们在风景如画的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采访

三天的行程紧张有序,学员们用镜头挖掘、记录博山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新亮点,记录陶瓷、琉璃文化的传承发展,见证美丽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采风活动结束后,在博山照相机文化馆,学员们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摄影交流活动。大家相聚博山、交流经验、分享技术,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一天的采访结束后,学员呼啸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平遥摄影节上的策展经历

学员们不顾白天采访劳累,深夜席地而坐探讨作品至凌晨

图/由本期培训班学员提供文/常晔

创刊于年

我党创刊最早的画报类媒体

合作杂志订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yingxingye.com/ggsy/31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